贾翠屏1刘 红2
1.广元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广元 628000
2.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选择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2019/2-2020/3期间接收的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另外,实验组还需要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狂躁量表(BRMS)评分、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BRMS、HAMD评分都明显小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喹硫平;丙戊酸镁;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效果
引言
双向情感障碍疾病是一类具有抑郁、狂躁等特征的精神障碍疾病,这两大特征一般会交替、混合发作。该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在15-18岁之间,早期临床表现多见抑郁,随后会出现狂躁或狂躁和抑郁交替出现。通过调查发现,约有40%的患者存在自杀行为,如果不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必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家庭与社会带来威胁。在本文的研究中,着重探讨了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的治疗效果,相关内容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筛选出本院2019/2-2020/3期间接收的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16-63岁之间,平均年龄(45.23±6.02)岁;患病时间是2个月-11年,平均患病时间是(2.76±1.66)年。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17-63岁之间,平均年龄(46.12±3.08)岁;患病时间是4个月-12年,平均患病时间是(2.89±1.07)年。对比两组以上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需要进行以下有效对比实验。
(二)方法
两组均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口服剂量是500mg/d,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及临床变化,7天内逐渐增加到750mg/d,最大剂量不超过1.6g/d。另外,实验组还需要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口服,起始剂量是50mg/d,第二天增加至100mg/d,第三天增加至200mg/d,第四天增加至300mg/d,每日增加剂量不超过200mg。结合患者的耐受水平、临床表现等调整服用剂量在150-750mg/d范围内。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1]。
(三)指标观察
观察对比两组的BRMS、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的变化。其中BRMS评分采用的是五级评分法,0-4分,包括13个评价项目,0-5分代表着没有明显的狂躁表现、6-10分代表着有狂躁表现、>22分代表着严重狂躁表现。HAMD评分需要由两名评分者对患者实施同步检查与考核。<8分是正常;8-20分是可能抑郁;20-35分是肯定抑郁;>35分是严重抑郁。另外,不良反应一般包括:嗜睡、肝功能受损、椎体外系反应、胃肠道反应等。
(四)数据处理
通过SPSS25.0软件对以上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其中,计量指标给予(x±s)阐释,并实施%检验;计数指标给予(%)阐释,并实施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二、结果
(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BRMS、HAMD评分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BRMS、HAMD评分都明显小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
(二)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如表2。
三、讨论
对于临床精神障碍疾病来说,双向情感障碍是一个多见病症,其临床特点是:抑郁、狂躁等交替发作,由于发病原因不确切,通常和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另外,通过神经生化与神经递质代谢的调查分析发现,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一般和患者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受体功能障碍等存在直接的关联性,另外,5-HT的分泌不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障碍、r-氨基丁酸水平下滑等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2]。双向情感障碍疾病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当前在临床治疗中并未找到一个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案,不过,通过早期的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确保患者的社会功能能够逐步恢复,大大地降低其复发率。
现今,对于临床治疗来说,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的治疗药物一般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等,其中,心境稳定剂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该药物的适应范围包括:①能够发挥治疗抑郁与狂躁的双重功效;②存在时相转化的抑制作用,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快速循环、交替发展等存在较强的抑制效果,不过治疗期间不会出现相反方向的状态逆转;③能够对各种形式发作具有一定的预防功效。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心境稳定剂药物最多的是碳酸锂,这种药物在治疗抑郁、狂躁等反复发作等方面存在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于降低狂躁的发作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的治疗原理来说,具体是指利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中5-HT水平,且下调氨酸能且提升r-氨基丁酸水平等发挥一定的药物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碳酸锂对控制患者的攻击性行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其治疗窗口比较窄,毒性较大,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这对于医患来说,都是非常不便的,必然会导致其临床应用范围受限。一些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发病症状不典型,其中,一大半的患者首发临床症状多见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抑郁与狂躁频繁混合发展,所以这一类患者如果是单独服用抗抑郁药物的话,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会诱发其发作频率的提升,继而导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选择喹硫平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喹硫平属于一类常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通过胃肠道吸收之后,能够和机体的若干种神经递质受体相结合,其对狂躁状态的治疗原理是能够抑制组胺H1受体、a1肾上腺受体等释放,对抑郁状态的改善发挥着显著作用。喹硫平不会促使体内的泌乳素水平提升,对此其临床不良反应少[3]。所以,喹硫平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都存在不错的临床疗效,并且见效迅速,患者依从性强,能够大大提高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调查发现,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弱双向情感障碍病患的攻击倾向,其治疗效果和联合丙戊酸相似。通过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单独使用喹硫平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联合使用喹硫平与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的临床效果差不多,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疾病的一个常见广谱药物,其对多个类型的癫痫发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控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狂躁病症效果不错。具体来说,其作用机制是利用竞争性地抑制r-氨基丁酸转移酶,能够大大降低其代谢水平,促使颅内r-氨基丁酸水平提升,同时也能够提高5-HT的含量,由此能够达到缓解双向情感障碍疾病症状的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能够发现,两组患者的BRMS、HAMD评分都明显小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由此来看,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抑郁、狂躁等状态,大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个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浚玫, 白凤凤.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12):1078-1080.
[2]张芬.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J]. 心理医生, 2017, 23(032):119.
[3]董娇, 陈楠, 王长虹. 富马酸喹硫平片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02):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