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贵章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一科 湖北 巴东 444324
【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30例的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肺功能状态。结果: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情况比治疗前好,P<0.05;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对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和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老年中重度COPD;疗效
COPD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具有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的特性[1]。其病发原因与机体肺部对有害气体、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伴随着病情的进行性病理变化,会出现急性加重、反复发作的现象,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出现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受到气短的现象[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其中男性有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在63至81岁之间,平均(70.24±3.69)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该类药物成分过敏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噻托溴铵(生产厂家: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47;规格:2.5ug*60揿)联合舒利迭(生产企业:葛兰素史克只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64;规格:50ug/250ug)进行治疗。噻托溴铵每天1次,睡前吸入;舒利迭每天2次,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疗效。期间对患者的戒烟情况、氧疗以及康复治疗等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积分和6min步行实验(6MWT)。(2)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采用AutospiroAS-500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的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情况进行检测,检测三次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代表文中的计量资料,t检验;(%)代表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积分和6min步行实验(6MWT)
30例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情况比治疗前好,P<0.05。见表1.
2.2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
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3讨论
COPD患病率在40岁以上的群体中占有13.7%的比例,病发原因与环境因素相关,病毒和支原体、细菌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3]。该疾病起病较慢,发病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略,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现象[4]。临床治疗中主要遵循着个体化治疗措施和预防、综合治疗的原则,通过家庭氧疗、呼吸机锻炼和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而联合用药能有效增加患者支气管扩张的效果。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中重度COPD,临床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积分(1.64±0.57)、6MWT(126.78±18.53)情况,优于治疗前的呼吸困难积分(2.46±0.49)、6MWT(91.25±22.34)情况,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治疗后患者的FEV1(1.43±0.10)、FVC(1.34±0.41)、FEV1/FVC(62.52±3.41)肺功能情况,比治疗前的FEV1(1.06±0.15)、FVC(2.23±0.54)、FEV1/FVC(53.16±3.86)肺功能情况好,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究其原因,是针对老年中重度COPD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方式,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控制了患者疾病症状,使患者的呼吸情况得到改善,促使肺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卞庆平.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患者炎症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1):58-60.
[2]戚刚强,钱卫生.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患者炎症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12):1443-1444.
[3]何毅珺,陈景顺,文红,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0):117-119.
[4]肖体江,谢浩.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5):61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