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伴水肿的中医论治体会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 刘海清
[导读]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
        刘海清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行村镇卫生院中医科     山东 烟台 264010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伴有变态反应性特点的肾脏疾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如浮肿、血尿、少尿或多尿、蛋白尿等,加之近几年来由于糖尿病人群的增多,大部分农村患者健康防范意识不强,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高血糖进而引起肾脏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肾病成为近年来肾病高发的一大原因。上述几种肾病可归结于祖国医学的水肿、关格、癃闭、淋证等多个病证,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为水肿,现将伴浮肿的上述疾病归结于中医学水肿一证来论述治。
        水肿病在历代祖国医籍中多有论述,《内经》中称为“水”,按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伤寒杂病论》按病因、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又据五脏证候分为心水、肺水、脾水、肾水、肝水等。《丹溪心法·水肿》将之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此法暗合“察色按脉,先辨阴阳”的临证大纲,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作者根据多年来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肾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中以浮肿为主证的、记录较完整的50个病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肾炎、肾病综合症34例,均为中青年和儿童,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0岁,发病时间从半个月至2年不等。经西医系统治疗过者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6例,年龄均在50周岁以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浮肿、蛋白尿,部分患者分别有腰痛、高血压、少尿或多尿等症状。对于这50例患者在治疗中按阴阳总纲分为阳水、阴水,具体分为八种不同证型以论治,其中糖尿病患者配合降糖药物或者应用胰岛素,但血糖控制程度不一,最高者在10mmol/L以上,较好者在8mmol/L左右,此文中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属于阴水范畴。
        辩证分型:
        一:阳水
        (一)风水泛滥:
        症状:发病急,全身浮肿,以头面颈部为甚,继而四肢及全身皆肿,伴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恶寒重,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和麻黄汤
        常用药物:麻黄、连翘、桑白皮、杏仁、生石膏、赤小豆、白术、茯苓、冬瓜皮等。风寒重者,可去生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若风寒已解,水肿消退,可去桑白皮、冬瓜皮、连翘;风热咽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鲜茅根以清热利咽;若表证已解,身体困重而水肿不退者,则以水湿浸渍论治。
        (二)水湿浸渍:
        症状:四肢或全身水肿,腰以下及下肢为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重困倦,胸脘满闷,纳呆泛恶,头重如裹,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化湿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胃苓汤和五皮饮
        常用药物:茯苓、白术、苍术、厚朴、猪苓、泽泻、肉桂、葶苈子、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水肿甚者,二方合用;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泄水而平喘。
        (三)湿毒浸淫
        症状:眼睑头面浮肿,或四肢、腹部、全身皆肿,肤色鲜泽光亮,尿少色赤,或伴恶风发热,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或伴肌肤痒疹、脓疮或有疮疡病史。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五味消毒饮
        常用药物:外感风热毒邪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肿盛者,加泽泻、车前子。疮肿湿毒内攻者:双花、野菊花、公英、地丁、天葵。肿甚者,加苍术、黄柏、薏米、牛膝。
        (四)三焦枢机不利
        症状:全身浮肿,时作时止,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头痛目眩,每遇情志不畅则剧;或全身水肿,皮肤绷急光亮,胸闷息粗,烦热口干,腹大胀满,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弦数。
        治法:枢转气机,利水消肿
        代表方:小柴胡汤和五苓散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半夏、人参、茯苓、白术、桂枝、猪苓、泽泻、羌活、秦艽、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椒目、赤小豆、槟榔。伴湿热阻滞者,合疏凿饮子;便秘者,加大黄;喘满胸闷者,加葶苈子;腹满者加厚朴等。
        上述四证之治皆寓清肾、攻逐之意,此为阳水的总治则,禀《内经》“去菀陈莝”大意,但只限于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偏于阳盛、可耐攻伐之脉证。


        二:阴水
        (一)脾阳虚衰
        症状: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起,脘腹闷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运脾阳,渗湿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
        常用药物:附子、干姜、草果、白术、茯苓、炙甘草、大腹皮、木瓜、木香、厚朴。虚甚者加人参、黄芪;小便量少者加泽泻。
        (二)肾阳衰微
        症状:水肿反复发作,腰以下为甚,足跗尤甚,按之久不能复,甚者心悸、喘促,腰部冷痛酸重,小便量少或反多,面暗色青,神倦乏力,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真武汤和济生肾气丸
        常用药物:炮附子、白术、茯苓、赤白芍、生姜、车前子、泽泻、肉桂、人参、地龙、熟地、山药、牛膝、丹皮。尿少肿甚者,加五皮饮;肾虚甚者配人参、蛤蚧等。
        (三)瘀血阻滞
        症状:水肿日久不退,病势缠绵难愈,肌肤唇甲紫绀,或见心悸胸闷痛,或见胸部胁下痞满疼痛,或妇女闭经,腰及少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沉。
        治法: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代表方:当归芍药散。血瘀上焦者合生脉散;血瘀中焦者,合血府逐瘀汤;血瘀下焦者,合桂枝茯苓丸。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茯苓、泽泻、白术、水蛭、莪术、人参、麦冬、五味子、柴胡、三棱等。肿甚者,加葶苈子;腹部肿甚者加大腹皮、茯苓皮;下半身肿甚者加泽兰、益母草。
        (四)气阴不足
        症状:水肿,头面及上半身为重,素喘咳气促,胸闷不舒,面唇暗紫或淡白,或伴寒热口干,舌质暗红,苔白腻或无苔,脉虚缓或沉细。
        治法:气阴双补,消肿利水
        代表方:生脉饮、八珍汤、五皮饮
        常用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白术、茯苓、当归、川芎、大腹皮、生姜皮、桑白皮、茯苓皮。肿甚者加葶苈子;痰雍者加皂角、莱菔子、半夏等。
        以上四种阴水证型,皆为病势日久不愈,或者伴有消渴病,致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抑或虚中夹实,或瘀血,或痰浊,治法总以益肾化浊、温阳抑消为主,兼以祛邪。作者以为,绝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属于阴水范畴,这与这一部分患者病程有关,糖尿病肾病患者都是病程较长,气阴虚损,阴损及阳,渐至阴阳俱虚,且最终气阳虚甚于阴虚,所以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属于阴水。
        所治愈的50例病人,分属八种不同证型,其中年龄小、病程短者多属阳水,年龄大、病程长、辗转治疗未愈或伴有消渴病者,多属阴水。这50例病人在临床治疗中亦有非宗一法而终者,根据病情进展及治疗中的变化,证变方亦变,临证加减,变通治疗,最终都获痊愈,水肿消退,伴有消渴病的患者最终都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治疗时间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半个月,经复检及定期追访疗效稳定。
        对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糖尿病肾病实验室检查较为突出的几个项目,或临床较为明显的并发症的中药运用中,较常用的几种手法举例如下,以供临证参考:尿蛋白增高者,酌加金樱子、芡实、益智仁、山药、黄芪、薏仁等;血压高者,酌加寄生、地龙、石决明、钩藤、龙骨、牡蛎、杜仲等;血尿者,酌加琥珀、大小蓟、郁金炭、茅根、藕节、旱莲草等;血胆固醇高者,酌加泽泻、焦三仙等;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酌加熟地、山萸肉、枸杞子等;非蛋白氮及肌酐明显增高者,酌加大黄、丹皮、丹参等。
        讨论: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糖尿病肾病以水肿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从祖国医学角度分析,多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表现全身或局部浮肿。总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正如《景岳全书·肿胀》中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不能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对此证的治疗,当以《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型分别以发汗、利尿、清热解毒等治疗阳水。以健脾、补肾、益肺、化瘀、消痰等治疗阴水,糖尿病肾病者配合胰岛素降糖。再具体到每个病人,结合兼证、变证,因时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定能起到良好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