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孙悦 韩利宁
[导读]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率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孙悦   韩利宁
        1.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010022   2.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环境环境秩序管理局,010030
        摘要: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率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部署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等工作,可见政府对创业和创新的重视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是双创开展最好的时代,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平台,融合开拓新模式,开创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创新创业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于激发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提升青年的创新创业能力。
文章介绍了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能力、信息技术
创,在《新华字典》中的注解为开始,开始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 Timmons)在《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指出:创业是一种思考、品行素质,杰出才干的行为方式,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智力(Intelligence),起源于拉丁语动词“Intelligere”,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创新能力是智力的最高形式,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回溯而进行了知识的创造。[]
    百度百科中关于创新创业提到: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的某一点或几点创新而进行的创业活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不论是宏观层面,如时代的召唤,社会的需求,构建学习型国家的需要,还是个人角度,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的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迫在眉睫。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开始朝着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的方向发展。
“双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双创”促进了创业,也促进了创新,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活力,同时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有希望、并且有机会去实现。
信息技术拉开了21世纪的序章。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很多新概念、新科技、新产品,这些“新”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不断向前,作为大学生,正处于创造力最为旺盛的阶段,仅仅会使用这些“新”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去创新、去创业,才能更好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在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也是构建学习型国家的重要助力。
     (二)个人发展层面
     创新是最高级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按照由低到高分别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评价是指结合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资源等做出的理性客观、深刻且符合客观规律的推断。创新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层次,显然是在推断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学评判的依据,学习者具有创新能力则说明达到了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大学只是学生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无论是升学还是择业,最终的走向都是就业。虽然目前来看,我国就业情况相对稳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也是缓解自身就业压力,开拓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
可见,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更好的与时俱进,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强国,还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力的提升,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养成,构建学习型国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直都是学生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数年光景,全国广泛兴起了创业新浪潮,形成创新态势。高校大力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大学生的高频词汇,创新创业能力也作为大学生的宝贵能力而予以更多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文献、通过与学生访谈,发现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的偏差,缺少创新创业指导等激励机制
很多人都说创业“十创九死”,创业的风险系数大,创业成功的案例甚少。所以很多大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
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目标。创业创什么呢,该做哪些产品或者服务?
如何创业,需要做哪些准备?如果出了问题该怎么处理?是否有创新创业帮扶组织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指导?
创新是头脑风暴,创业是落地的创新,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特殊表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全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技能的指导、培训、激励机制又很有限,这就势必造成创新创业开展不起来或者进行不下去的窘况。
(二)创新少,拷贝多,“中国山寨”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俞敏洪说:"中国的创新项目95%都不是创新的,都是拷贝的,真正的有含量的创新可能不到1%。"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康帅傅”(康师傅)、“粤利粤”(奥利奥)、“KFG”(KFC),诸如此类,并非是创新,而是较为典型的“中国山寨”。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才能打破“中国山寨”这种尴尬的局面。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我国华为的崛起,不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最终刷新了国人乃至全球人士对中国产品的认知。
青年处于最富创造力、最具创新思维的阶段,当代青年则又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不论是从自身实际情况还是社会环境,都在推动年轻人创新创业,甚至是依托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去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模式。
(三)自我认识不清,盲目跟风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营造了创新创业的好时机、好环境和好时代。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处处都有发展机会,但是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生活阅历浅,非常容易冲动失去理性,盲目跟风,甚至去休学创业。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有条件的基础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创新创业的相关测试预判,最终决定是否要投入到创新创业浪潮中去。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对自己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优势,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带着兴趣和优势去创新 创业,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不足,补齐短板。
三、总结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是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团体。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优化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路径。所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意义,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构建合理体系,培养精良师资队伍,打造良性互动平台,多级联动,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创客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6,(4):12-19.
作者简介:孙悦,1990年生,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实习研究员,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韩利宁,1988年生,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研究方向:城市管理及行政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