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幼儿园 666100
活动起源:幼儿探索报纸的玩法,找来了线,尝试着自制风筝,让“报纸风筝”随风飞舞。幼儿们做的“报纸风筝”是在折纸飞机的基础上,在“机头”的位置穿个孔直接捆扎,拉拽着手中的线奔跑,“风筝”在身后翻滚舞动,幼儿们自由欢乐地奔跑,笑声在幼儿园里回荡。
问题的提出:传出质疑的声音“真正的风筝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可以在天空中飞得很高很高的。”“我们一起来制作真正的风筝吧!”
这是一个STEAM 活动课程实施的好素材,它可以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5门学科的融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基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挖掘、讨论、落实等,能让幼儿更为自由、自主、愉悦地进行探究与发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第一阶段活动:制作风筝
活动对象:两组中班幼儿
活动一:经验分享
集中活动:幼儿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助已有的放风筝经验,对风筝做初步的了解。为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风筝提供前期的经验准备。
【教师支持:搜集各式各样的风筝图片和真实的风筝,供幼儿观赏,大概对风筝的外形特点积攒一定的经验,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
活动二:分组设计风筝的筝面
分析与讨论:以4人一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讨论出一种风筝式样。
教师:你们想要做成什么样子的风筝?
第一组:
皓涵:我们一起做小鸟风筝吧。
春杰:我喜欢鸟带我在天上飞。
第二组:
梦蕊:做什么样的呢?
多多:做金鱼风筝,我会画好多种的鱼。
幼儿讨论后绘制出风筝的筝面设计图。
【教师支持:提供不同外形特点的风筝图片和实物给幼儿进行观察】
活动三:绘制工具和材料气泡图
教师:制作风筝时要用到工具和材料?
幼儿根据小组讨论的风筝样式设计图,来绘制制作风筝工具和材料的气泡图。
活动四:设计风筝骨架
教师:骨架要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才能把整个风筝给支撑起来呢?
第一组:
玉蕊:在筝面上搭一个“十”字架。
皓涵:在两边翅膀、尾巴和头的地方固定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组:
多多:搭一个三角形骨架。
湘湘:竖着中间也要搭一根。
峻熙:三角形中间这里横着放一根,这样才更稳。
活动五:绘制风筝步骤图
教师:制作风筝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呢?
【教师支持:根据幼儿绘制制作风筝材料和工具气泡图里的内容,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便于开展制作风筝的活动。】
活动六:初步尝试制作
【绘制筝面】
第一、二组幼儿根据之前设计好的筝面图绘制在准备好的材料上。
【制作骨架】
教师:你们的风筝骨架要怎么做?
第一组尝试运用吸管做骨架
皓涵:用最粗的吸管,我来把两根吸管套起来,够长了。
玉蕊:我会用线打结。
春杰:你来打结,我帮你拿着。(幼儿合作把横竖吸管的交叉点用线拴起来了)
皓涵:它会动来动去的,都斜了,不是“十”字啦。
志溢:用胶布贴在风筝上不就行了。
皓涵:上面那根吸管太高了,胶布粘不稳。我们用细的吸管。
玉蕊:两根吸管(细的)怎么变长嘛?
春杰:我知道了,这里还有一根粗一点的,插进去,你们看,就是这样子弄好了。
志溢:太好了!用胶布把它贴在风筝上,再贴上线就可以去放风筝喽!
第二组尝试运用木条做骨架
梦蕊:我们用小胶布把木条粘在风筝上。
多多:我去拿胶布。
【固定风筝提线和放飞线】
教师:现在还差什么,怎么固定?固定在哪里?
第一组
玉蕊:我看一下图。(图指的是制作风筝步骤图)我知道贴哪里了,拿胶布来。
皓涵:线要这么长就够了。
春杰:太短了,接上这里的。
玉蕊:我来接,我来接。
第二组幼儿看着步骤图固定风筝提线。
【放飞风筝】
第一组试飞
玉蕊:我拿着风筝,你在前面跑,我数“3,2,1跑”,你就赶快跑。
皓涵:好,我会跑得很快的。
春杰:加油!
志溢:停,停,停!风筝不好了!
第二组试飞
多多:我跑,你拿着风筝,我数“1,2,3”你就放开。
峻熙:好。(两人合作开始放风筝了。)
梦蕊:风筝都飞不起来,老是掉在地上,都快烂了。
湘湘:不要跑了,风筝都拉烂了。
结果:两组风筝放飞失败。
【阶段性小结】
第一组寻找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问题1:风筝提线粘不牢。
问题2:风筝的骨架在较细吸管处翻折起来了。
问题3:风筝要有自己的尾巴,幼儿原认为画的小鸟有尾巴就行。
春杰:风筝线我们用胶水粘。
玉蕊:多粘点胶布就行啦。
皓涵:吸管都会折起来 。
春杰:吸管不好,我们用竹片嘛,竹片,我爸爸带我放风筝时就是竹片的。
第二组寻找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问题1:贴错的胶布撕下来时把筝面撕破口了。
问题2:拉线的位置不对。
【教师支持:当幼儿提出要更换材料时,根据幼儿的需要,足量的提供好材料。】
两组一起对比分析
教师:说说你们两组风筝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支持:幼儿分析原因时把之前幼儿放风筝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幼儿看,查找分析原因。】
阶段性反思与小结:
(1)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幼儿学会反思与总结。
①引导幼儿运用思维导图中的双气泡图对两组风筝制作的细节进行了分析比对。针对两组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展开了讨论。
②借助多重流程图各自查找自己本组风筝的问题,只有幼儿理清楚思路后,在开展第二阶段活动时才能有效果。
(2)教师支持策略的效果与反思。
①在活动开始初期,教师利用图片、视频、幼儿间的经验交流方式,给幼儿对风筝建立起初步经验。
②建立“制作风筝活动群”微信家长群,组织幼儿家长参与进来,开展好家园合作制作风筝的主题活动。利用家长资源根据活动开展所需要用到的材料进行收集,家长参与度极高。
③为幼儿提供探索风筝制作过程所需要的材料和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探索意愿和意见、行为,积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改进的探索行为。
第二阶段活动:风筝的改进
第一组:
加风筝尾巴;提线位置改成骨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拴;把贴胶布改成用线拴。
第二组:
换筝面材料;改提线位置;用胶棒粘骨架。
试飞效果:飞起来
【教师支持:提供需要用到的材料;联系家长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幼儿到适合的场地及有风的时间点放飞风筝。】
自制风筝STEAM活动总结
(一)分析活动价值。教师基于对幼儿活动的细心观察,抓住契机辅助幼儿深入开展活动,对于此活动开展的优势做到心中有数。
(二)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清事情的脉络。把看似复杂很难的事情运用绘制思维导图逐步清晰化,便于幼儿操作。
(三)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风筝制作的过程只是幼儿活动的载体,可在活动过程中遇到许多实际的问题。如风筝骨架材料的选择;要如何固定骨架;提线拴置的位置等,都是幼儿在亲自操作时发现的。材料优劣点、固定时是拴还是贴,怎么打结、放风筝的场地及天气的选择等等,幼儿通过全程的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性相当高,懂得相互商量、担当意识、互信互助等优秀品质都在活动情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四)教师角色的定位稳。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提供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在心理上给予强大的信任,当幼儿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找到问题的实质,帮助幼儿回顾、查找、分析,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