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吉才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三中学
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对于创建和谐、健康班集体起着极大的作用。高雅、生动、形象的环境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活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学生反思,师生和谐共进的有效途径,是班级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环境文化------每个角落都充满教育的语言
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为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我把育人的着眼点放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来,让教室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说话。在这样的教室里,师生总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自然而然地想要在这里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精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会“说话”,黑板报做到图文并茂,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光荣榜、文化园地都是学生自己亲自设计,“那些年我们的青春”张贴了四十多张学生们各项活动的照片。“我的青春我的梦”每位同学都写上了自己的理想,每天这些理想都伴随学生们一起学习。幽雅的班级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卫生是保持出来的不是打扫出来的,”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我提倡班级实行“人人有事做,卫生常态化管理”, 将各个区域包括门窗、桌椅摆放、关灯锁门、窗台暖气等都承包给每个人,每天由卫生委员监督值日组长,组长监督组员,这样确保班级时刻都保持干净、整洁,每天评分、小结,每周统计,公示在综合素质评价板上,每月进行优秀小组评比,进行表彰奖励。此做法既保证了学校备品不受损、卫生工作自动管理,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初一时我组织同学们进行班干部选拔,主要包含以下环节:报名——演讲——投票。班干部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班主任就是教练,让他们经历从“牵着走”到“放开走”的过程。“牵着走”是让他们平时注意观察看老师怎样做,然后学着老师做。比如,怎样安排值日,怎样负责晨读,怎样收发作业等等,日子长了,他们自己就能总结出经验了。
对于新上任的班干部来说,会遇到一连串的第一次,这若干个“第一次”的成败对班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在每个“第一次”前,我都耐心指导,手把手地教,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小干部们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大大地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因为有了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我们从早到晚的班级纪律就更加安静;因为有了段芸菲闫池,我们每周一次的班会团活我才能全身而退;因为有了邱琦月,我们班的黑板擦的更加干净;因为有了任正旭我们教室才不会出现长明灯的现象;因为有了吴丹李睿,我们班的板报才办的越来越好;因为有了侯莹乐,我们班的班容班貌才能保持的干净整洁。
三、活动文化——没有共同的文化就没有共同的灵魂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所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我们班级悄然拉开序幕:运动会、篮球赛、远足、春游、拔河比赛、作业展览、军训会操比赛、“粒粒皆辛苦”劳动体验 、“奇思妙想小制作”、“诚信考试”、“感恩班会”“朗读比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把别人当成自己家庭的一员,学生们彼此之间都是亲兄弟、好姐妹,家的氛围日益浓厚,学生感受到我们集体是一个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学生也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就会为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而变得更加自觉,更加努力。而且每次我都会留下很多精彩的瞬间,制作成幻灯片配上我们的班歌,每次学生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会问他们要什么奖励,学生们居然要的不是物质的奖励,而是天真的说:“老师让我们看看照片吧!”现在两年多的时间我一共照了将近九百张的照片,从学生第一天入校开始,我想一直到学生毕业,这都是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四、特色文化——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和谐共进
我们班级在经历了实践、研讨、培训、推行这四个过程后,每周五的成长反思课已经完全在班长的主持下,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各负责人汇报情况,学生自我反思优缺点,见贤思齐赞美他人和社会热点评论等环节一一进行,最后班主任做总结性和指导性讲话,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在家长会上,我摒弃了传统上的老师讲家长听的模式,结合成长反思课的模式,由学生为家长进行汇报,使家长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比较愿意亲之信之。汇报的学生有各小组组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班长承担,分别向家长汇报作业情况、听课情况、自习自我管理情况,学习情况,进步、退步的原因。在生活和劳动中,哪些同学表现积极,哪些同学比较懒散,不同的班级干部从不同的角度反思并总结班级情况,使家长全面真实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于管理孩子。家校联系工作落到了实处。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就得做个有心人,搞好班级工作,以达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处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