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专业发展蜕变的阶段及其特征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陈延军
[导读] 教师既是一种工作,更是一项职业;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发展要从“经师”到“能师”,最终进步为“人师”。
        陈延军  
        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  湖南常德   
        摘要:教师既是一种工作,更是一项职业;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发展要从“经师”到“能师”,最终进步为“人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入门磨合期、适应发展期、成长提高期、成熟创新期。从一个入门学徒发展成长学者型教师,具备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导师。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阶段  特征
教育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真实价值在于求真和创新;教育更是一项事业,其含义就是付出。教师既是一种工作,更是一项职业,它是教师专业发展与完成个人梦想的平台。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指教师需要像传教士布道那般,严肃、严格、谨慎地对待教学工作,努力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优秀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指的是具备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的教师。能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特殊的教学风格,具备出众的教学特征,还有对教育教学的深入专研,直到成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人师是教师人格培养的最高境界。古人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人师凭借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凭借自身的德、才、情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同时,教师达到这种境界不仅能完善自身,实现梦想,还能超越自身的精神追求。
          因此,从青年教师发展的过程来说,大致可以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入门磨合期——前3--5年
          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会存在许多理想与抱负,会具有冲劲与激情。但是,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教师岗位与职业的深入了解与认知。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经验不足,或者不善于与人沟通产生问题,更关键的是缺乏对教育对象与教学过程的全面掌握,所以,很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困惑,从而造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诸多不便。这是非常正常的时期,这需要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爱因斯坦曾说过:“假如一个人了解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怎样独立的思考与工作,那么他肯定会寻找他适合他的道路。另外,和那些只接受具体知识培训的人对比,他更能促进自身尽快适应变化与进步。”在其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快速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


          入门磨合期教师的特征:能基本满足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大致掌握课程标准内容;基本了解教学的基本流程,基本能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独立指导小组进行活动;能自主接受高水平教师的指导。
  2. 适应发展期——4-6年
          利用一至两个循环的教学锻炼,教师几乎能整体掌握教材知识的系统,而且对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具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比较容易满足教学岗位的要求,因此迈入一个发展顺利的阶段。
          适应发展期教师特征:能满足班主任工作要求,比较全方位掌握课程标准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的基本流程,能自主开展教学工作;非常熟练学会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自主指导进行学科活动,并产生良好效果。自身能运用课余时间提升教学业务。
  3. 成长提高期——7-10年
          在适应期的前提下,教师会由于个人职业的梦想与发展需要,形成深入提升与发展的愿望,这个时期教师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职业培训,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成熟提高期的教师特征:能有规划、有目的的管理班级,班级管理具有明显的层次,班风具有独特的风格。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初中时期教学过程的所有要求,能有自主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而且取得明显成绩。合理的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能构建系统完全满足个体教学要求的学科资源库;能参照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有选择性的实行业务培训,能发展为学校的精英,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与引导者,努力促进课堂中注入生命的活动力。
  4. 成熟创新期——10以后
          在将近10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经验得以全面的积累与发展,从现实生活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的精英教师,还是把关教师,教师也自此迈进了自我反思时期,反思自己10年的教学过程,而且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不断追求满足自身特点的教学特色,完成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型。
          成熟创新期特征:能组建具有特点满足当代集体特点的班级,班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民主化。能全方位、深刻掌握课程标准,全面掌握学科内容,能有效结合本学科发展需求不断地创新完善教学内容;熟练把握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的方案,教学态度严谨认真,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成果显著,能关注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及时掌控教学革新与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加入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并获得优异成绩。能自主指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并取得效果。
          毫无疑问,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与检查者。这就表示教师不仅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推动者,还是塑人艺术的设计者与探寻者。而身为一名教师想实现自身的专业转变,不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教师工作的特征,明确教师应具有的能力与修养。期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能成功的实现优秀教师的蜕变。

[1]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中国经验[J]. 李云星.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9)
[2]教师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基础[J]. 茹荣芳.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3)
[3]深度定位的教师专业发展[J]. 康永久.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