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娅
云南省昆明市实验中学 650000
摘要:毕业班的学生肩负升学重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必须帮助学生克服一切困难,使学生顺利毕业,要做好毕业班班主任,必须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
关键词:目标 自信心 关系 环境 协调
一、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
班主任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更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制定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前进就不会迷失方向,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迈出坚定的步伐。这样学生就会用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的激励自己,随时的调整自己。在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明确方向,要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同时要明确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在班会上让每个同学公开自己的目标,让每个同学相互监督。这样不仅激励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 自己的自制力。如我组织了“正确看待初三”“态度决定一切”的系列主题班会,在此基础上提出班级奋斗目标和个人的奋斗目标,并让学生把个人小目标贴在明显的位置进行自我激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大,只有对学习充满信心,对自己信心十足,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更是这样,如果学生总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学也没用,那他一定不会取得好成绩,如果学生信心百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那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作为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多给学生肯定性的评价。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平时交谈中,都应该多讲激励性的语言。我们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鼓励表扬会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鼓励表扬的方式多种多样,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都能让学生心荡涟漪,如沐春风。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表扬下,做什么事都会自信心大增。如果在自信中体验到成功,从此便有可能更加努力学习。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表扬以及对学生通过努力后取得成绩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信、 自立、自强。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能感动一切,爱是无价之宝。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关爱。毕业班工作繁重,为了提高学生的刻苦学习能力,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要真正的爱学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一切为他们服务,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班主任在课堂上的和蔼可亲,课后的灿烂笑容,都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课余闲暇时和学生聊天,善于找出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等。所有这些不仅让学生感到老师“我”最亲,心中有“我”,而且满足了学生心理上对老师爱的需要。因为这里的师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实际上也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的认可。因而更愿意用积极的态度回应老师,师生关系融洽,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就远远超越了教育活动本身。因此,毕业班的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多地呵护学生的心灵,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
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
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对学困生要更“偏心” 。在班集体中,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任命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其次,对优等生要更“细心”。 优等生的缺点往往易被忽视、掩盖、原谅和袒护。但我从不宠爱,更不迁就。对他们严格要求,使其克服自身的弱点。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优等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工作,要一视同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最后,对中等生要更“关心”。中等生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较稳定的心理,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始终如一地尊重、理 解、信任他们。他们也是我们升学队伍的主力军,一定要调 整好他们的心态,重视他们,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积极性。
五、妥善协调并处理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第一,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要实事求是,力求既维护教师的威信,又使学生心悦诚服。当科任教师对学生提出合理要求时,班主任要坚决支持。当学生对任课教师提出带有普遍性的教学意见时,班主任要会选恰当的机会、适当的方法反映给科任教师。与此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机会,来树立各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比如,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班科任教师的业绩、特点和特长,增进他们对任课教师的好感;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集体活动等等。切忌不要在班上妄加评论,发表对任课老师不尊重的言论。
第二,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我们取得的成绩来自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而和谐的工作关系是基础。一个班的科任教师在年龄、性格、工作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班主任应关注学科平衡,协调好各学科教师的辅导时间以及辅导哪些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班级系统朝着和谐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本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 做好考前动员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很重要,做好学生考前动员工作更要。 每次模拟考的前一周我们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动员,主要是鼓励学生,多发现生的优点,提高学生自信。另外,在考试前的头一天所有的任课教师要走进班级,给学生来一个考前嘱托,力求学生在考场上要“稳“,同时进行考试方法指导。对于个别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还要单独进行鼓励和激励。
第四, 做好班级质量分析。 我们在每次年级质量分析前,都要进行班级质量分析。班主任对本班成绩整体分析后,任课教师对各个学科进行分析,然后学生提出自己在本次考试中出现的困惑和不足,老师、学生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制定有效措施。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找到努力的方向。
第五, 做好家校联系共育工作。全力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增强教育合力。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学校、老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愿景,需要不断的交流、更多的信任与更密切的合作,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做好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潜能。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初三时期是一个紧张时期,学生肩负的压力可想而知。班主任是毕业班学生的人生导师,只有对他们倾注足够的关爱和帮助,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1993年5月
2、《做最好的班主任》 李镇西 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
3、《给教师的建议》 苏赫姆林斯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