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俞令飞
[导读] 作为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俞令飞
        江西省广丰区芦林街道学校  334680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的中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导致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将理论知识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却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这样不仅不能够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发挥作用,而且严重限制了他们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
引言
为了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学校在初中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必修课,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信息技术教材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也积极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校与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并不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其不能为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提供有利的帮助,甚至于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占用了主要学科的教学时间,所以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也就不会尝试着进行改进与创新,因此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提升。同时由于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有些教师甚至私自占用信息技术教学时间,进行其他主要学科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这样会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信息技术教学,进而不仅会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而且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配备落后
目前,在我国还有很多的初中学校没有配置电脑,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学校,缺少学习信息技术的设备,因此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规划不是很明确。还有的学校没有在学校内配置多媒体设施,而配置的设施也只能简单满足大纲的要求,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而学生因设施的局限性,无法学到较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据,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本教程的目标是事件的方向图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首先注重教学目标。本教程的目标应根据构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总体目标的中小学课程和目标来确定:激发和研究学生对发展主动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良好理解和健康责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学生支持学习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了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制定教学理念,选择教学手段,组织学习过程。教师的活动应侧重于本教程的目标,以把握本教程的主要矛盾之处,实现本教程的有效性。
(二)构建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现信息技术学习存在的乐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行为造成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知识过于枯燥,而且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渐渐对信息技术学习失去兴趣,直接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迷宫游戏,因为游戏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设计迷宫的封面、入口、出口等等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的乐趣,而且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进而推动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实现更快的提升。
(三)教学中要重视任务活动设计的实际性
设计课堂作业时,我不仅要考虑作业是否与信息技术知识有关,而且要考虑作业是否现实,是否最接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使学习进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相吻合,便于教学节奏加快,促进了教学与学生的互联,提高了it教学的效率。对于每项任务,教师都必须给学生时间处理和分析任务。你需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解决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分离和细化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驱动学习目标。IT学习的任务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学习需求,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教员组织任务来微调学生,首先分析问题的关键字,然后打开浏览器,选择搜索引擎等,以简化学生对任务的学习。
(四)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因为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以教师要提倡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且教学方式尽量要幽默风趣一点,从而将严谨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口语化的生活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交流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扩大到学生整个兴趣范围,当然是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认真对待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五)有效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没有发现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掌握信息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普遍较低,这样也直接阻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发现信息技术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他们通过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使他们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红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112-113.
[2]黄剑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9,15(06):34-35.
[3]田有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教育革新,2019(12):62.
[4]张学浩.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拓展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105-106.
[5]贺海龙.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73-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