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复述教学梯度目标的定位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罗谢
[导读] 复述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罗谢
        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530219
        摘要:复述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复述能力,首先应从复述教学梯度目标入手,结合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学生学情及相关课例进行复述教学梯度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复述;教学梯度;目标定位
复述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板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语文统编教材中,复述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技能,其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而低年段的复述教学共安排了20次,占选文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若要使复述教学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首要任务是做好复述教学目标的定位。而教学目标并不是单一的、没有规律的,而是呈现梯度上升式。复述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考虑诸多因素。下面我将从复述教学梯度目标入手,结合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学生学情及相关课例进行复述教学梯度目标的定位。
一、复述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就是让学生把所学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有课文的结构,用过去积累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复述不同于背诵课文,也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它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富有创造性,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我看来,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记忆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便是复述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梯度
“梯度”本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而教学梯度,是指小至一堂课,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学难度要逐渐增加;大至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难度也要随着递增。难度的级差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教学。
三、定位复述教学梯度目标的方法
(一)结合课程标准定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复述的要求是分学段的。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学习中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根据这个标准,在低年段的复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能讲出基本的情节,能复述出故事的大概意思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定位梯度目标。如在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复述要求: “说说青蛙在卖泥塘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二)结合统编教材定位
由于复述教学目标呈梯度上升式,在这就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对本课或整册教材,以及整个低年段教材的难度有所把握,不可拔高或降低目标。
1.从整册教材纵向定位
一年级下册编排了两次复述,侧重借助图片读懂课文,能说出主要情节即可,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复述要求,能说出小壁虎都向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即可。复述教学要求不高,复述课文编排在最后两个单元, 为二年级学习多种复述策略做了铺垫,是复述教学的尝试阶段。


二年级上册陆续编排了七次复述,是练习复述的提升阶段,新增了借助关键词语复述、借助关键句子复述等方法,并注重综合运用,如《玲玲的画》《难忘的泼水节》《狐假虎威》是借助关键词进行复述,《曹冲称象》《大禹治水》《风娃娃》则借助关键句子进行复述。
二年级下册是全面练习复述的强化阶段,编排了11次复述,占选文的三分之一。与二年级上册相比,除了强化借助插图复述,如《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又新增了想象画面复述、借助示意图复述、借助表格复述等不同形式的复述支架来讲故事,提升了复述要求,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蜘蛛开店》《羿射九日》等。
由此可见,在不同阶段的复述目标定位是不一样的,跟随着复述教学的深入而提高,且在学习复述方法上有承前启后的关系。
2.从单元教材横向定位
在整体把握低年段复述教学目标后,再来关注单元教学目标。在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时,先分析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特点,再来结合课后练习设计每篇课文的简要复述方法,最后通过课堂实践来具体落实每篇课文的简要复述目标,做到单元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梯度落实。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要关注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和每篇课文的特点,单元目标也应体现梯度推进的趋势,从简单的复述大意,到根据示意图、关键词复述,再到演一演,最后多种方法在《小毛虫》上的运用与巩固,初步达成单元目标。
3.从单课教材精准定位
例如《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一波三折,有趣且引人思考。蜘蛛每天蹲在网上寂寞、无聊,这是开店的原因。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口罩,遇到了顾客河马,决定改卖围巾,遇到了顾客长颈鹿,决定改卖袜子,遇到了顾客蜈蚣。故事的每一部分都是按照想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是谁、结局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卖口罩”改为“卖围巾”,再改为“卖袜子”。蜘蛛决定卖什么的理由都是“织起来很简单”。
本课有三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角色,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内容的脉络。本课有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的学习要求,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在于学生不仅要讲出故事大意,还要完整地讲出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本课学习,通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简单讲述故事;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深入体会情节,借助示意图完整讲述故事。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讲述故事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学生学情定位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复述整篇课文难度较大,可以借助插图分段进行复述,例如《小猴子下山》一课中的插图,既能激发学生复述兴趣,还降低复述难度。有的故事情节夸张,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可以利用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还可以创设情境表演复述故事,例如《狐假虎威》可以分角色演一演,在表演中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针对同一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最低要求是学生能够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不要遗漏重要信息;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等复述支架,用自己的话生动讲故事;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程度较高的学生加入想象、动作讲故事。
参考文献
[1] 叶秀宝.语文教学梯度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3,07.
[2] 谢建华.小学低年级学生复述训练的方法[J].学周刊A,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