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邓涛
[导读] 本文研究将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警务英语教学中
        邓涛
        江西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  江西南昌  330103
        [摘要] 本文研究将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警务英语教学中,通过设定相应的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该输出任务,提升学生警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警务英语产出性技能和警务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建立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探讨该模式的实施及遇到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通过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真实交际性,输入材料的适切性,提高学生警务英语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改变其学习英语的倦怠情绪,掌握警务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输出驱动  警务英语 教学模式


引言
“输出驱动”假设由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在Krashen的语言 “输入假设”和Swain 语言“输出假设”的基础之上于针对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后秋芳教授认为其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该假设分别从心理学角度、职场角度和外语教学角度进行设想,即输出比输入对二语习得的驱动力更大;语言输出技能(主要包括说、写、译)比输入技能(主要包括读、听)的教学培养更有社会价值;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语言教学法(例如读写、听说)比单项技能(读、写、听、说)训练更高效,更有利于学生求职等的现实意义。该假设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认为输出驱动有助于盘活学生在过去英语学习中积累的“惰性知识”。

一、警察院校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警务英语是警察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属于警察职业英语范畴。警务英语课程是一门将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警务知识紧密结合,旨在培养优秀的涉外警务人才,满足了警务实际工作的需要,服务于行业的课程。警务英语课程教学不仅涉及语言教学,也是警察专业知识的教学。是警察院校实现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体现,能帮助学生掌握警务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目前,警务英语的教学采用的仍是以语言输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者初涉警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但是,课堂上多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学生兴趣不高,只关注学生听、读等接受性技能的培养,而对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未有相应的重视,警务英语课程最后只能上成词汇课、听力课。
传统的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以课本为中心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课堂以教师“传道、授业”为主,教师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和传授者,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极易使学生使学生丧失课堂参与兴趣,使课堂变的沉闷枯燥,课堂教学中没有输出的实践训练,学生掌握不了警务英语语言技能,提高不了警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突出“输出”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驱动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该教学模式通过以输出为驱动,培养学生警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真实交际性,输入材料的适切性,提高学生警务英语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改变其学习英语的倦怠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通过多种输出任务的实施,提高学生警务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变 “单独学”为“合作学”。
(一)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真实交际性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口头表达、笔头表达的警务英语输出任务,任务可小可大,但需符合两个基本要求:1具有交际真实性; 2 语言难度适当。所谓交际真实性,是指所设计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可能面对。所谓难度适当,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英语词汇和句式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从实用角度出发,以专业知识为核心,警务内容为依托,结合警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设计:Mini Press Conference,Passport and Visa Checking,Traffic Control, Case Report Writing, Emergency Cal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aterial Translation等警务英语输出任务。
(二)警务英语输入材料的适切性
提供输入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补充完成输出任务所欠缺的语言知识,因此,输入材料的适切性非常重要。材料与输出任务吻合得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吸收新知识的效率就越高。
为了输入高质量的信息材料,实现“输入”到“输出”的无缝对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大化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本课题的研究在警务英语输入材料的选择上坚持实用为主,有用为度,结合岗位,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取舍和补充,提供利于输出任务完成的输入材料。包括重要术词、惯用格式、工作过程中的英语表达,输出任务相关的阅读材料等。输入材料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生才能适应行业新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角色转变
在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体”演变成输出驱动模式中的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的“主要演员”转变成为更具挑战性、更为积极的“总导演”。教师要设计真实、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输入材料,提供适当的输出帮助并对学生的输出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要根据设置的输出任务,指导学生完成除课堂输入以外的课前输入,通过读、听和背等方式完成输入为输出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脚手架”作用,监控、评估学生的输出过程与成果,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帮助。

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和传授者,还是语言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促进者、协调者和评估者。
(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为输出任务的完成做相应的准备,思考问题,搜集资料,发挥了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使他们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中。
此外,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如何组织学生全民参与呢? 这就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同学搭配,每组设立组长,负责领取任务、分配任务、组织讨论、督促完成任务,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氛围。小组各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尽管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打破了基于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利于提高学生警务英语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改变学生多年学习英语的倦怠情绪,培养学生的警务英语输出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但要真正完全建立起来非一日之功,从教材到教师,均面临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缺乏与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材。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设计的输出任务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但由于警务英语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尚未有与此相适应的教材。警务英语课程的教材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纸质教材的建设层面,教材形式单一,欠缺如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影像资料库等警务英语数字化资源,而案例库,微课程群建等仍处于空白阶段。
其次,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适应性问题。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输出任务需要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适应,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因受语言能力限制,很多真实任务难以完成,即便分组时有所兼顾,部分输出驱动的语言任务仍难以较好的完成,有时只能就低不就高,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学生英语水平越高,教师设计输出任务的难度越小,设计恰当的任务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
最后,教师实际能力与新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作为行业英语的警务英语课程对教师有着专业和语言的双重要求。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不但没有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对教师的素质有了更新的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对象,设计出恰当、实用的输出任务对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英语专业出生的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但缺乏警务专业的相关知识,无法从专业角度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协调、组织作用,教师角色的改变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四、问题的解决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警务英语的输出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建立过程中也面临教材缺乏,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师素质等问题,针对以上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首先,加强警察院校间的强纵向合作,推进警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程序和评估体系,编写基于警察行业素质培养和基于警务工作流程与国际警务合作的英语语言及交际能力的警务英语立体化教材,同时促进教材内容数字化,形式多样化。
第二,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完成直接影响学生警务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的壁垒,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语言输出任务。
第三,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除了需具备扎实的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知识、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外语教学法知识外,还需要相应的警务专业知识以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为英语专业出身的警务英语教师提供多种渠道参加警务知识的培训,安排警务英语教师定期前往警务技能部门进行锻炼等,帮助警务英语教师提高对警务英语课程的驾驭能力,并适当减轻警务英语教师的教学负担。

结语
基于“输出驱动”的警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突出“输出”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驱动作用,打破了基于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警务英语输出任务的真实交际性,输入材料的适切性,提高学生警务英语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改变其习英语的倦怠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多种输出任务的实施,提高学生警务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变 “单独学”为“合作学”。该教学模式通过以输出为驱动,注重培养学生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培养学生警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该模式在建立过程中面临的教材缺乏,学生水平不一致,教师素质等问题,
可通过加强警察院校间的强纵向合作,编写立体化警务英语教材;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实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具有警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师等方式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 1985
[2]Swain M.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Rowley,MA: Newbury House, 1985
[3]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 [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 2)
[4]戴运财、戴炜栋, 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 [J]. 外国语,2010,(1)
[5]邓涛,“出入境管理法”英译本若干问题研究 [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1)
[6]蒋荣丰,警务英语综合教程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7]李鹏,警务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 [J].外国语文 2015,(2)
[8]汪莹、邓涛,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警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J]. 科教导刊 2016,(6)
[9]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10]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法律文本英译的语用充实现象研究”(YY1515)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