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娟
重庆第一一八中学校 重庆市北碚区 400700
摘 要:文明就餐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品德之一,文明就餐包含文明礼让,秩序井然和绿色节约等理念。对于当前的大多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农村学校而言,营养餐项目的就餐教育和就餐文明礼仪教育也应该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的一个核心部分,凡事预则立,要在初中生的入学教育和常规班会教育中不断强调文明就餐的感召教育,这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鉴于此论文将围绕“农村初中学生文明就餐”展开研讨,试图为城乡片区的农村初中开展文明就餐教育提供做科学的引导,论文将围绕理论概述、问题探索和策略构建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引导成才;农村初中;文明就餐感召教育
引 言
我国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餐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一般都有营养午餐,营养午餐计划是为了促进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体现少年强则国家强的大政教育方针。但是青少年就餐中出现的多种问题一直没有被得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就餐从某些方面上说明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情况。因此基于“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文迷津就餐”来探讨针对性强和价值意义深远的常规教育策略就迫在眉睫。
一、农村初中生文明就餐习惯养成教育的解读
文明就餐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学生的就餐习惯培养是一项中长期的任务,由于乡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一些学校是多种学校合并而成,因此学生在就餐的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引导和行为习惯教育就成了农村初中生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农村初中生的文明就餐养成教育包括:就餐秩序和制度学习的教育;初中生的节约意识教育;就餐文明礼仪教育等。这些教育不但需要有丰富法理论思想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还需要有现实意义上的引导,最好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案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言行,这样的教育才算得上是最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明就餐习惯养成教育。
二、农村初中生文明就餐养成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度倡导“节约绿色,光盘行动”理念,倡导全社会要推行节约风,要将文明饮食和民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国家发展民生的核心。然后由于目前乡村初中学生就餐一般涉及中午一餐,而且学生用餐时间紧迫价值学生活动流量大,因此如果学校的核心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用餐不文明或者用餐安全隐患的问题。文明就餐不仅仅是体现在秩序上,而是就做有序,用餐规范,学生之间有彼此的礼让,师生共同就餐和谐以及学生珍惜粮食等都是农村文明就餐过程中应该体现的。而当前农村初中生文明就餐养成教育中共性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针对本维度的教育教研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特色化的育人策略,这是当前很多农村初中生文明用餐养成教育中存在的客观问题;
第二,分年级采用鲜活案例来激发学生文明用餐的集体活动的宣传和倡议性的组织性活动数量少,情感引导的效率还比较低,这是新时代农村初中开展学生文明用餐教育的关键性突破口。
三、农村初中文明就餐养成教育的科学性策略构建
基于上文所论述的农村初中生文明就餐的核心概念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文将构建更加有针对性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基于跨年级的特色榜样教育 激活学生内心文明用餐意识
文明就餐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是他们道德发展教育的核心,也是他们从懵懂少年逐步走向文明成熟少年的基石。因此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人员,应该从以班主任开始,利用学生中午就餐的时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来梳理具有渲染性的榜样,以此来提升学生用餐期间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规范就餐意识。具体的做法如案例1来设计:营造良好的食堂就餐文化,张贴宣传会、播放宣传视频;安排监督和服务引导初中生就餐老师分组站在餐厅外和餐厅内部,胸膛佩戴“文明就餐快 幸福成长”的牌子,然后每个班级的学生排成队伍,进入餐厅排队就餐,就坐后,每个班级的安排就餐文明监督员,需要检查他们坐姿和用餐时间内是否有大声吵嚷等行为,这样一来每个班级就会逐步规范就餐,整个学校的学生就餐队伍就会步入规范,就餐结束后,督查老师根据综合表现在全校就餐学校中各个年级选择一个“文明就餐示范班级”,给班级送鲜明的旗帜。而且将这些文明就餐示范班级选为学校升旗仪式的演讲班级,演讲主题围绕“文明就餐,幸福成长”进行。这样一个学期,这些优秀的班级或者个人的文明就餐的榜样效应就可以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这样的跨年级榜样示范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全校学生文明就餐和用餐的意识。
(二)基于餐厅文明礼仪文化教育 培养初中生良好文明就餐习惯
就餐无小事,因此在常规教育中,班主任要积极将班会教育进行优化,优化的内容要将餐厅文明礼仪文化教育纳入其中,这样才可以在培养初中生文明就餐习惯上起到应有的价值。具体的做法如案例2所分享:进行就餐文明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同学们,你们挨过饥饿吗?学生:没有啊!老师:你们可知道,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发生过多次大饥荒,很多人都饿死了。另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很多人饿的吃树皮野菜。而今天,我们物资丰富,国家对大家照顾有加,我们的营养餐是国家对你们的爱护和期盼,因此大家要节约粮食,在就餐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就餐纪律,与同学之间要互相礼让,杜绝粮食浪费,让我们校园的餐就餐成为一个风尚标,说完之后,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几组文明就餐和节约粮食的标语,让他们分组探讨,并尝试拟定新的标语。最后老师结合学校就餐的文化内涵和学校文明就餐育人 要求做总结合升华,这样教育贴近学校生活而且更加有教育的针对性。
四、结 语
文明就餐看似一件简单的常规琐事,却包含着丰富的校园德育文化,而且一个学校能否将学生的文明就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效性提升上去,体现了一个学校是否真正在做素质教育,论文从理论概述出发,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两大策略,这两大策略为今后落实特色化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指明了探究路径,也为农村文明就餐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了直接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雷海霞.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5):43-44.
[2]元红亮.审视差异 正确引导——浅谈农村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引导教育.[J].《吉林教育》.2011(04):50-52.
[3]卢王端.试谈农村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J]2016(05):56-57.
[4]梁宗颖.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探讨.《中学教学参考》.2015(0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