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7期   作者:林江瑜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问题渐渐显现,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林江瑜
        重庆市江津区石坝街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问题渐渐显现,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对策就受到了很多教师、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人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将视线放置于小学的学困生上,观察他们的学习过程,总结出学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自暴自弃等。本文就对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和对策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动脑,经常遇到数学题就头疼。但其实也许不是孩子懒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于数学等学科有学习障碍。目前,国内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发现: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很多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采用的是问题模式,但是针对相同的问题,学困生则更多采用直译的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时,学困生很容易出现猜测甚至是放弃的情况,造成了错误率高、花费时间长的现状。于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育人员针对此问题的出现,提出了让数学这一门学科回归生活的相关要求,使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的眼里变成一门实用的学科。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决策非常关键。
1 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1 对学习缺乏兴趣
        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由很多的隐形因素所决定,比如,学生自身参与感、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同时,满足学生内心的选择和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因为只有学生以自身所选择的目标为目标,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完善自己。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自身的潜意识。自己不会学习深深印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因此学生不想学习。
1.2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固
        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一直深受广大教育人员的关注,同时其关键的作用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科都是基础性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较为牢固的学习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学的很吃力,因为它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同时没有开放性的答案。
1.3 学习方法不合理
        在小学阶段,在相似的错误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是学困生经常面对的情况。在做题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已经发现了这道题目似曾相识,但是自己就是不会做。这就体现了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之一的学习方法不合理的问题。
        1.4 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的缺陷
        对于小学学困生来说,在心理健康方面一直都存在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的缺陷问题。就拿数学来举例子。对于一些数学学困生来说,自己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本来就是非常低的,最后的情况就是学生惧怕学习、抵触学习。
        2 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2.1 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是解决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对策。如何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找寻答案。第一个角度就是学生的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需要在父母或者教师的督促、提醒下才能学习,甚至是通过教师强迫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是自己自觉地去学习。其次就是抵抗各种与学习无关的“诱惑”。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阶段,他们想要了解自己看到的所有事情,想要尝试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但是学生的身份、学习的任务等与休息的关系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但是如果是在学生对于学习感兴趣的情况下,就能抵制各种诱惑。最后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学生较低的自我意识,父母和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坚实的后盾,在日常学习中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2.2 夯实基础,查缺补漏
        大家通常所说的学困生,很多时候其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学习方法、学习基础的问题。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为了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顺利解决,可以从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出发。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完成夯实基础、查漏补缺的目标,可以从两方面去深入探索。首先,教师教授内容的质量是基础中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和演练。其次,教师要做到在课后也能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等。从这一角度而言,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也能促进学生从小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或者说数学思维的启蒙。在学生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学生不至于慢慢减弱自己的数学思维、跟不上数学学习,甚至产生厌恶数学的情绪等。
        2.3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时期,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应该做到正确、准确。在小学阶段,其数学科学的唯一核心主题就是自然数。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真正特点之后,他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最基础的知识,小学数学的计算学习应该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预习。面对没有讲解过的新的知识,学生自身要学会主动学习和吸收,不能只是一味指望教师传授知识的灌输。主动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最后,学生要善于追溯源头。在学习过程中或者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到背后的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4 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心理辅导
        教师应该从师生关系这一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归还,和学生以自由平等的身份去交流,从而和学生建立一份真挚的师生关系。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决定了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丢失了自身的学习态度,那么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劲头也会随之消失,学生也就不再有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同时,学生自身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学习的节奏,戒骄戒躁,一旦自己的方寸乱了,就会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的状态之中。因此,学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加强心理辅导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结束语
        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教师为了解决问题,要做到因人而异,针对具体情况,要能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论。相关的教育人员可以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心理辅导这四个相关对策出发,深入探索与挖掘其中的难点并给予解决,实现教育人员理想、科学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美好且有意义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秀珍.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研究[J].下一代,2020(03):30-31.
        [2]黄艳珍.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10-211.
        [3]宋爱英.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干预对策[J].甘肃教育,2019(17):53.
        [4]王国彩.浅谈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9(04):40.
        [5]任淑萍.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1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