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今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 518103
摘要:之所以叫德育教育,它的目的就是要从学生的教育水平和道德底线方面全部都有所提升,它有坚持的原则的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倾注大量的精力,并且对于学校来说必须要承担起这份责任。目前也面临着关于德育形势方面的问题,这就必须要对其中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优化,进行重新的实践,将一些政策落实到行动当中,才可以为祖国培养新型的血液。本篇文章就主要针对德育教育以及它包含的问题和相关的方面来展开叙述。
关键词:德育模式;实践活动;对策
一、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高层次的效率
就目前来说,有很大的一部分学校都只关注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也就是只关注那些基础好、同时效率也高的同学,因为学校感觉这些学生的成绩更容易提高,培育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排名较后的同学就得不到一定程度的关注,整体的效率就提升不上去。而且每个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由老师在讲台上进行口头传授,而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导致学生很难融入进去。
2.德育方面的内容从来没有具体的行动
德育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过于抽象,同时相关的政策以及标准都与社会中所要求较高的标准是贴近的,不符合实际的生活,所以在这些标准真正的实行起来的时候,就会显得虚无缥缈。并且要对小学生进行要求的准则没有过多的阐述,大部分都是说教的形式,以至于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生动性,与生活也分离开来,很难让学生有一定的热情去进行学习。
3.对于互动的相关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活动方面的改造
因为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家里的条件基本都可以满足他们吃饭以及穿衣的问题,所以这些学生不会想到自己要进行一些活动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等等,而德育教育又忽视相关活动的进行,因此实际性的效率就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1.创新德育模式
也有名人对于德育模式有着很深的见解,比如说英国的教育家洛克以及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他们两个都给予德育教育很高的评价。
其中强调的最重要的点还是道德这两个字,这个词可以被认为是教育学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相关的教育体系要从根本上有所提升,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方式有所改进,来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所重视的点也应该有所改变,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道德品质以及身体素质提高的方面上,让学生综合发展。并且让学生对社会相关知识有所观察,可以通过学校的一些黑板以及报纸等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同时也让学生有辨别能力,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真正奉行了创新这个词的意义,才能在德育模式的实行上存在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对其进行了解。
2.优化德育内容
如果要提升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那么就必须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去,并且如果要开展德育教育,也要有比较标准的目的性,以此来开展相应的策略。要通过计算机来跟进社会变迁的步伐,而且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会使用电脑的,一些情况也使用电脑进行沟通,这就对于收集建议有了很好的帮助,可以通过匿名发帖的方式来收集学生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同时,一些比较欢乐的模式,像电影等等,都可以将道德模式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并且通过添加相关的表演也可以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学习的效率。
3.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生开展新的德育教育,本来是好的方面,但是这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开展相应策略的学校来说,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来随时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比如说,学校相关的领导或者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班主任等等都要加入到这方面之中,将每个角落以及各方面的问题都严格落实到位。最大的问题也是要对传统的模式进行摆脱来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完善教师本身,让教师本身的素质从根本上有所提升,增强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以及学生可以塑造更完善的人生观,同时如果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制定相关策略,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以及老师的积极性。
结语
本质上来说,对于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必须按照一些科学的制度和方法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同时它也要按照一些制度来进行,需要新的人员将自己和这个制度融入到一起,众多人员凝聚在一起,为德育教育的前进共同努力。并且在这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之中,也要发挥出自己的责任,不能怕苦,不能怕累,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之中提升自己本身的能力,以及对相应的错误经验进行总结,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达到新的效果。只有老师本身的水平得以提升,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力,更好地将德育制度落实下去,为培养我国新鲜的血液献出一份力量,打好学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国栋.基于文化自信背景的中小学德育模式建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70.
[2]杨小华.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40-43.
[3]张冲.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现状·问题·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