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畏,师者无悔-----一封家书背后的战“疫情”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帆
[导读] 张老师是一位党员教师,其爱人是一位党员医生
        张帆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
        背景介绍:张老师是一位党员教师,其爱人是一位党员医生,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临危受命到发热门诊工作。坚强的张老师不仅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还默默坚守自己的班主任岗位。纤弱的张老师不仅要照顾患结肠癌晚期的父亲,还得陪伴只有6岁的儿子。今日附家书一封,叙家国之情。
        
        亲爱的sf:
        “新冠肺炎”肆虐的这些天,我想说“世间最近距离是我在手机边,你在视频里”,亲爱的,想你了……已是深夜,却难以入睡。我知道,奋战在一线的你又何尝不是我现在这个状态,趁儿子已经熟睡,终于可以得空跟你“汇报”一下我们了:
        我们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起初似乎还没有对这场战疫完全理解。记得正月初一那天,你们医院的领导前来慰问时,握着我的手说:“他是党员,被安排去发热门诊工作了,请多理解。我们代表医院向一线医护人员家属表示慰问,特别感谢您对医院工作的支持,有啥困难吗?”我坚定的说:“没有困难,我也是党员。”那时,我们的小石头却拉了拉我的衣角,怯怯的说:“妈妈,如果我不要这些礼物(慰问品),爸爸是不是就能回家了?”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弯下腰,抱起他,告诉他:“爸爸不回家的原因是为了救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家,我们一起等爸爸回家回好吗?”儿子似乎听懂了,回家后,胆小的儿子竟把他的被褥搬进了我的房间,认真地说:“妈妈,我是男子汉,爸爸不在家,我来保护妈妈,我们一起等爸爸回家。”你瞧,我们的儿子学会了责任与担当,这也正是你用实际行动给他上的男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所以儿子这,有我在,你放心。
        我们的爸妈,年龄大了,总会对我们牵肠挂肚。所以,对不起,思来想去,你去发热门诊的事情,我还是瞒下了。 我对他们说,由于你的单位是吉林市唯一指定病情检查的地方,所以值班的次数增多了,不能经常回家看望他们,但是我可以随叫随到。

前几天去给他们送菜,发现爸爸人工造口的辅料马上就没有了,我辗转五家药店,依然没买到,于是我就先去买几个医用外药包,学着网上的视频给爸爸换药,虽然手法笨拙,但是效果还可。爸爸开玩笑地说我是个赤脚护士。所以爸妈这,有我在,请放心。
        至于我,等你回来你会惊喜的发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被你嘲笑为“电子产品盲”的人啦。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你若在家,我还有依靠,如今你在前线,我只能独立自主了。第一次录制微课,不会软件操作,我就反复实践。每天都得至夜深人静,才能咕哝出门道。可是外加的音频播不出来是个难题,我只能去学校请教专业人员帮助,也只有那一次儿子被放到邻居娟姐家照看了一个下午。现在经过2周的反复实践,我已经会自如的使用各种软件,做直播,录微课,用手机批改试卷,制作各类奖状模板都不在话下。疫情改变的是授课模式,但是不会改变我的职业操守。越忙碌,我觉得离你就越近,就越能体会你现在的状态和压力。昨晚梦见,我与你并肩战场,斩妖除魔,只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以我这,请放心!
        每每看到视频中的你,穿着防护服,从上至下,密不透气,就担心你那老毛病,真后悔那天你去医院时,没有把湿疹药膏放进你的行李中。你说春天不远了,我相信;我也相信,我们的团聚也不远了。所以,请你为我们也要保重好身体,请你也让我们放心哦。
        夜更深了,轻轻的放下笔,站在窗边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望着路灯的光晕中随风飘洒的雪花,想轻轻的对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想你的zf
                                                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