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飞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初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11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工作者们打破了过去应试教育的桎梏,越来越关注到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初中教育工作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紧密配合,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动态,及时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成长,助力于新一代祖国花朵的培养。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生心理素质;心灵品格
大多数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学生的重要角色,对学生心灵品格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实,教育与家长与学校与教师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并不能仅仅只依靠教师来完成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家长是学生的重要引导人,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教师需要与家长紧密联系,密切配合,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本文试简单探讨家校合作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与建议。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
1.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负面不良的情绪及时做出有效的引导和疏通,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避免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养成。只有学生拥有一个健全良好的心灵品格,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状态,学生才能真正得以全面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健康状态,从而及时做出心灵健康教育策略的重点倾斜。家长需要一起与教师紧密配合,仔细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情绪状态的表现,从而做到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家长与教师的“强强合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更要着重关注学生心灵品质的建设,关注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初中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良好品德培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教师和家长紧密合作,有效展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提高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意识。学生学过的知识或许有一天终将忘记,但良好道德品质在心灵上所盛开的芬芳终将带给他人生永恒的芳香。
二、家校合作教学策略
1.提高家长家校合作的意识
许多家长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师负责,家长不需要对学生的教育承担责任。这种观点长期存在在许多家长的脑海中,忽视了在学生的教育中父母角色的重要性与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弊端。因此,要有效地展开家校合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扫清家长思想意识上的障碍,让学生的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家长才能意识到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角度来对家长说明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加强家长家校合作的意识,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度。
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教师可以让家长进入微信家长群,让家长积极关注到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并在群内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说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教师要每天及时都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让双方都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从而在无形之中让家长初步养成了家校合作沟通交流的习惯。
2.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沟通
通过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联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养成,有效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教育工作展开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沟通机制,让学生的家长和学校都能充分明白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职责与教育方向,且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引导作用,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和道德品质的有效培养。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学校表现、学习状况等,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与家长的线上和线下沟通交流活动,以促进家长与学校教师彼此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家长、学校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双方都彼此共同明确和了解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表现和心理状态等情况,可以进一步作出有针对性的学生培养方案和引导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另外,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而针对不同类型性格特点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都需要让家长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学生所侧重实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导航,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3.构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要想有效地落实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学校教师都应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行为思维方式。父母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都影响着家庭环境和氛围的形成,都对学生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某种程度而言,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灵健康方面的影响有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考虑到是否对学生情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否起到消极负面的影响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做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不仅要在语言口头上讲述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性,更要在自己教学的一言一行中做到。譬如,要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道德品质,那么教师首先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个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不同学生的思想观点,并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由此,学生在一致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中,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语:家校合作将学校与家长紧密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素质,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家校合作拉近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构建起了有关于学生的坚固纽带,有效促进了学校与家庭之间关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加得以有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丽薇. 家校携手,助力成长——关于初中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4):107-108.
[2]苏春燕. 家校合作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0,(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