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键 林浩 王迪 罗强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核心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基于全新的教学思想观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培养专业教师,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校公共日语;教学改革;研究
1我国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新时期我国日语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下,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与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日语人才必须熟知日本文化。在和日本企业开展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日语人才必须要对日本商务文化和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了解掌握,如此才能在这样工作环境下得心应手。
其次,良好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使用日语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以解决问题是新时期日语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如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完成工作汇报,熟练使用电话或是邮件回复对方的问题。只有具备扎实的日语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最后,较强的团队意识。日本企业对员工工作精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则是建立在良好的团队协作基础上的。在新形势下,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只有强化企业内部团队意识,提高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潜力。因此日语专业人才还需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
1.2推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论述可知,现阶段我国高校日语教学已经显露出明显的滞后性特征,无论是教学模式、内容以及方法都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不相符,导致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脱离实际,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交际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尽快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高校日语教学改革是日语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必须讲日语教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结合起来,立于当前市场需求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找寻改革发展的出路。
2日语教学面临问题
(1)在网络发达,教学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常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于日语教学。在问卷调查中,对学生有没有利用其他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使用课外教学资源。其原因如下:教学种类丰富,特别是有动画形式的教育效果,的确好于常规教学效果;教学视频可以中止,学生利用中止时间去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来回复习之前所学内容;此外网络资源学习时,时间地点都可以自主选择,可选性很大。
(2)在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转变,常规日语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期望。学生的兴趣是主要动机,而且兴趣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交流、娱乐、旅游等等,常规日语学习课程设置方向往往有限,不能包罗万象。
(3)教师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环境。高效的日语教师都是专业型人才,都经历过专业的日语培训,但是平常的日语教学常常局限于简单的日语发音和语法等方面,这会导致教师对课堂的懈怠心理。同时,对于公共日语课程,教师往往不会像对待专业课程那样去教学,这会进一步降低课程质量。
(4)课程设置不佳。
公共日语的教学并不是特别受重视,在公共教学上分配的时间不多。虽然认为课程内容多的学生不多,但是仍然需要给公共日语课程增加课时量。课时量过少时,教师教授的内容有限,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不了学生的日语对话能力,仅仅在日语阅读上有所提升。此外,学校对于日语并不像英语那样有较多的支持,“日语角”之类的并不多见,实则这也是促进日语学习的方向之一。
3日语教学改革措施
在一年多的教学中,采用过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背诵、默写、对练、观看学习视频、演讲等。发行其中背诵、默写的热度不高,学生在被检查过程中,往往并不能达到背诵和默写目标;但是演讲和对练的效果却很好,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能使用日语进行相互交流,为了保证交流效果,学生会在课下自己单独练习,这一方面提高了课程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因此,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加大对练时间,增加学生交流机会。高校的教学是开放的,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教师每周可以提前分配两人一组,并给定相应的对练材料,这个材料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在下一周教师可以改换组合,让学生变更组合对象,并变更对练材料,以增大学生的涉及面。这样做得效果是能够让学生去主动获取材料,主动摄入单词量,同时也能训练其语法和语感。
(2)增加演讲时间,加强学生独白能力。在教学中,每周会有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挨个进行时间长达5分钟的演讲,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政治、文化、科技、动漫等等,只需要内容符合正常价值观即可。经过实践,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能上讲台演讲至少2次,这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日语水平,也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和信心,也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3)更换语法讲述模式,加强实际使用能力。语法是最困难的部分,如果照本宣科,不仅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混乱。教师备课阶段,应该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对将要讲述的语法知识进行认真的备课,采用情景化模式讲述内容,在这种模式下涉及语法,告诉学生这个情景中涉及了哪些语法知识,这样的讲述往往是最有效的,也利于全面掌握语法,而不是单个单个的去灌输。
(4)学校出台政策,支持日语使用。前文所述,目前学生主要是依靠动漫、综艺、视频等方式学习日语,这些方式虽然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日语知识,但是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日语使用水平。学校应该出台日语学习政策,可以参考其他语言学习方式,建立日语的学习办法,例如建立日语学习会,每周末观看日本文化、景点介绍、相扑、食品等视频,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之间以日语进行观看评价,加强日语学习动力。
(5)加强专业性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适应新时期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日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则需要庞大资源的支撑,其中教师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想观念也十分老旧,这对日语教学的创新改革十分不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思想观念以及专业技能直接决定了新的教学方法能否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基于此,各高校必须加强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从外部引入符合要求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则要完善内部教师培养机制,如和日本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借助日本高校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派遣教师到日本高校进行深造,逐步形成一大批具有创新思想观念、优秀教学能力的教师。
结束语
日语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语种之一,是全球化时代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日语教学都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模糊等情况,导致日语人才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这种情况,我国高校应该尽快明确新时期日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以此为导引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顺英.高职院校公共日语学习动机类型研究[J].现代农业,2019(12):105-106.
[2]符小军.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公共日语教学[J].农家参谋,2018(20):194+216.
[3]刘吟舟.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新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7):13-14.
[4]周晓星.浅谈日语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6(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