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城焱
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 322109
摘要: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分步施教,教师应细致观察小学生的训练情况,耐心规范讲解跳远运动的动作要领,提高课堂效率,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跳远的技巧,本文教学意义、教学要点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蹲踞式跳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教育部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小学体育在教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应本着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将体育教育贯穿小学教育的始终,引导鼓励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努力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上下功夫,让小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好处,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小学体育教学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情操的目的。
一、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的意义
蹲踞式跳远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教学的必备项目,通过对蹲踞式跳远的训练和技巧的掌握,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平衡协调力,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运动热情,塑造学生勇敢、果断、良好向上的精神风貌,并由此提高小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小学蹲踞式跳远的教学要点
规范的蹲踞式跳远运动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现阶段小学生的运动水平较低,其逻辑分析能力往往没那么好,对动作的分解和技巧的把握难度较大,需要体育教师科学合理设计课程,分组、分类、分步进行动作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小学生掌握动作要领,逐步领悟蹲踞式跳远技能的要点和难点。
(一)、教学前准备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需考虑几个方面:
1、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生尚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不仅异性之间体质差距较大,同性之间往往也存在不小差距。所以,在教学时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组练习。比如,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可以适当降低练习高度,从而打消
同学们的恐惧心理;针对腿部力量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做深蹲等动作加强腿部力量练习;针对平衡力欠佳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器材锻炼平衡感等。这样分组练习既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到水平的提升,又不会让水平较差的同学产生自卑、恐惧心理,更不会打消高水平同学的积极[1]。
2、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跳远教学模式是将跳远的动作要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在练习中提高跳远成绩,这种模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根据课程安排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一些游戏设计来丰富教学的模式,在游戏中练习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比如,采用单足跳接力赛的方式来训练同学们的腿部力量;利用“山羊跳”的方式来训练起跳力等。喜欢玩乐,爱好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体能训练结合到游戏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这个跳远运动。
(二)、做好课前热身运动
跳远运动是一项全身性大运动,为避免在教学途中出现扭伤、拉伤情况,一定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做好热身运动。为更好地配合本次课程,可以选择一些动作较大的全身舞蹈作为本次教学的热身动作。这样既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实现运动前的热身目的。
(三)、教学流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演练,给学生建立一个动作的整体感观,让大家在脑海中有一个初步的蹲踞式跳远动作概念。其次,动作分解与讲解。通过对助跑、踏跳、起跳、腾空、落地等细节的分解,结合示范,让学生逐步理解整个动作的标准,把握技巧。助跑要有节奏,速度要快;起跳要准确;腾空时双手后摆,两腿靠拢收缩弯曲,尽量贴住胸部,减少空气阻力;落地时身体稍微前倾,双手经过身躯向前摆动,屈膝保持平衡。第三,实操练习。分组列队,对动作连贯性进行初步练习[2]。
最后,根据练习情况,分析难点动作,进行专门的训练,逐个击破。
(四)、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的重点是起跳后能在空中做出蹲踞动作,难点是助跑和起跳动作的协调配合。如何攻破此重点、难点?
1、助跑练习,可以采用短程接力赛的训练方式。通过竞争的模式,去激发
学生的跑步速度的爆发力;也可以利用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
找到助跑节奏感。
2、起跳练习,可以通过触碰高悬物或者是跨栏的游戏方式加以训练。该种游戏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又可实现起跳难点的突破。
3、蹲踞动作的练习,可以通过慢动作的方式,加强对动作要领的把握,也可以借助单杠,通过空中双手拉单杠的方式,练习空中蹲踞动作,加深对动作的认识。
4、腾空协调性练习。起跳之后双腿夹紧向胸部靠拢,同时,双手向前举起,待到至高点时,手臂自然下摆,身体向前倾。为更好地完成腾空动作,头部和双臂可以做往后屈的摆助力动作。
三、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兴趣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依旧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孩子听不懂、看不明,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情况。最后,老师累了,孩子乏了,时间也过去了,但是,该学的跳远技术却没有掌握,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所以,在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记住,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跳远运动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
教师体育教学没有针对性的情况有两个方面,一是训练内容的设计没有针对该体育项目的技能提升;二是没有针对受学者情况。蹲踞式跳远项目主要考验的是腿部力量、弹性和身体的协调,所以,训练设计必须是旨在增强腿部力量、身体弹跳性和协调性的动作,比如蛙跳、短跑等,而不是训练仰卧起坐或俯卧撑等。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强弱点,针对薄弱地方作相应的训练,而不是统一做一样的训练[3]。
3、为了“安全”,放不开
运动不可能完全避免意外伤害,我们可以在运动前做好相应安全措施,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就应该畏手畏脚。因为体育技能的掌握是其一,我们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勇敢、坚强的性格,所以,在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学者要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练习、去挑战自我。教学者在旁边做好指导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孩子越来越“重视”,“保护”的也越来越好,导致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家庭的孩子都是“运动畸形儿”。孩子们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缺乏运动,不爱运动。为了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在小学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引入游戏、娱乐、故事、想象、辅助性器材等多种元素,不仅要学生学会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要领,更要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塑造勇敢、果断的意志。
四、参考文献
[1]杜增英.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以跳远教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7):213-214.
[2]李新权.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蹲踞式跳远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148-149.
[3]苏丽娟. 优化蹲踞式跳远踏跳与腾空技术教学四妙招[J]. 体育教学,2020,40(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