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萍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博美乡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626899
摘要:作为汉语的高级应用形式,写作入门难度较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有着紧密联系,而以读促写即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以读促写;小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小学生储备诗词、名言警句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眼界、丰富思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写作是学生阅读成效的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当代小学生受电子设备的影响,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上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组队,共同阅读、学习。这种形式的阅读课堂,不但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读后感的练习
一般而言,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之后便可以撰写读后感,在撰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书中的主人公和情节等进行分析,并跟随自己的内心情感,对作者表达的主题进行感悟与理解,无形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爱好。如,在学习《七律·长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采取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试读;可采取分组的方式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标注,并将自己对该句的理解和感想写在句子下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辛及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当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加深对《七律·长征》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在课余时间撰写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
三、以读促写,明确写作主题
例如,在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阅读了《金字塔》《长城》《兵马俑》等文章,之后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分析了每位作者在描述这些文化遗产时采用的角度。比如在《金字塔》这一文章中,首先让学生对这一文章进行了阅读之后,明确本文的写作主题是游记,之后再以游记的角度分析游记的写作内容,以及主题的体现方式,最后再让学生模仿这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提升写作的水平。再如,在学写“景点”这一主题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阅读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叶圣陶的《记游洞庭山》这些文章,让学生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将这些文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并将写作角度进行区分,最后将写作思路得以整理。
四、大胆想象,续写文章或者故事
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大都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出来的文章文采斐然,满足了小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也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文本。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学习到一个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段或者语句的仿写,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可以模仿文章的修辞手法、文章的写作形式等,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进行练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很多文章在结尾处没有表达完整,由此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完善,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想象将文章表达完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但是为了日后的学习和提升,不同形式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小女孩一共划了几次火柴?每次她都想到了什么?小女孩在最后一刻看到了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在大年夜卖火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指导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通过疑问深入研究课文,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诉,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教导和正确启发,这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成长的路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在写作上结构不紧凑、主题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常有的现象,只有多加练习增加阅读量,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小学中高年级阅读写作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36):75.
[2]李健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指导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11):84.
[3]魏妙飞.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2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