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冯娟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给小学语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冯娟
        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给小学语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打牢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释放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前言:随时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造力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我国也将创造力作为一种学生必备的品质与能力作为重点项目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的更加活跃能够有效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它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1]”。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不停变化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发展,而发展离不开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今天坐在课堂中认真学习的学生就是未来的缔造者未来的创造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小学生因为年龄以及社会阅历等问题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比较少所以他们对于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想着去一探究竟。据调查显示越是具备创造思维的学生它的好奇心以及对事物的求索心理就会越发强烈。所以小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引导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为学生发展创造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一)教师本身要具备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所以当教师培养学生一项能力时,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何谈让学生信服自己并跟随自己的脚步进行学习呢?所以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工作热情,对待教育要有一种浓烈的热爱之心,认真地去完成每一节教学。教师也要具备强烈的创造意识并通过自身的意识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创造。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投入精力对学生悉心培养。
        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3]。所以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将创造性的工作贯彻到底。

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主要涉及到语文专业知识基础、教学经验、智力水平、个性发展等等。只有教师能够将这些基本素养真正地进行完善并与时俱进,才能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添砖加瓦。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
        没有想象力包围的童年是暗淡的是没有乐趣的,而没有创造力的国家就仿佛陷入了黑暗中没有光明没有希望。在大力倡导全民创新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要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不要轻易用大人的经验来否定学生的看法,不仅不能否定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打破学生遵循标准答案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
        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谈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是体现大禹敬业精神,但是有的学生说其实回去看一眼也没什么,因为毕竟家人也很重要,在兼顾事业的同时也要照顾一下家人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其实事业和家人可以同时兼顾,国家需要大禹,可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其他的家人也需要大禹去照顾,所以大禹完全可以回家看看,哪怕呆上一会也是对家人的安慰。学生说的虽然与课文不同,但是也很有道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并鼓励更多学生发言。
(三)保持并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前提。小学生时期是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烈的时期,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会随之下降。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坚守住他们的童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无论在什么职位中或者多大的年龄都能够具备探究事物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许多有名的科学家的成功并不是主要靠他接受了多么好的知识学习,而是他始终不变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是一百零一次的尝试,是为世界的事物始终充满着敬畏和好奇。所以语文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勇敢地发现和探索随心所欲地问问题。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想象力是创造的第一要素,并且正是因为人们各种各样的想象力才有了今天的诸多科技成果。学生也是一样通过想象力也能进行一些创造发明。所以教师在课堂中重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氛围。
        在学习《沙滩上的童话》时,这讲述了勇士打败魔鬼救出公主的故事。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你觉得这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呢?以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摆脱固定思维摆脱套路,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小学生能够在想象的天空筑起一座知识的城堡,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洋.悟情品词,激发创造力——小学传统文化课堂“三步曲”中语文素养的渗透[J].小学教学研究,2020(13):26-27.
[2]王晓东.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名师在线,2020(08):60-61.
[3]常志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J].学周刊,2019(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