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泽宇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学 518116
摘要:在国内新课改持续性推进的过程中,国内教育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国内教育更看重的知识教育已经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思维灵活度。本文将着眼于初中语文教育,分析初中生思维培养重要性,立足于实际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使用灵活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思维能力
前言: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地位十分显著。初中语文教育除了有传授语文知识的作用以外,也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状态变成主动学习。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开放、灵活的问题中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提高解题灵活性。
一、初中语文中的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
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知识具备语言四要素,也就是听说读写,初中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对于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脱离应试教育思想束缚,重新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能力、思维水平。初中语文课堂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学生思维培养方式
(一)学科思维
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知识,其人文性、知识性并存。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科思维也可以看做是语文思维,也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对词语、语句、文章的理解和欣赏。学生在学科学习,面对文章、句子和词汇时,能够准确判断文章、句子、词汇的好坏以及褒贬,能够对其进行点评。举例来说,在学习《野望》这首古诗时,学生需要独立分析与理解文章的句子,感受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心境、情境。初中语文在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增加学生知识储备[1]。帮助学生获取扎实、充足的信息,学生才能够不断加工与提取信息,内化知识。当然课堂上教师也要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保持互动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培养得到良好条件、良好空间。
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思考,让学生用小组合作或是自主思考的过程感悟与理解知识,增强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二)批判思维
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以更为理性、辩证、反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初中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学生提升自我,重新认识自我的必要过程。其不论是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还是性格打造都有非常显著的帮助作用。语文教学中,为了完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有这样几个原则必须遵守。首先必须体现主体化原则。众所周知新课改明确强调,新时期背景下语文教育必须体现学生主体角色。学生批判思维培养的时候,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基础,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质疑。让学生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求证获得最终答案与结果[2]。其次应展现独立性原则追求。所有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个体拥有独立思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不同学生差异性与独立性,最大化提升每个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三)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视角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时代的追求,是当下新课标的基本任务。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特点就是人文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综合性。过去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更习惯于固定思维模式,按照教师的逻辑学习知识,但这种教育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素质成长。初中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初中语文文本要求和教学大纲,设计出更具质疑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形成质疑思维、质疑精神。让学生能够运用质疑和审视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学习问题[3]。如学习《时间的脚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篇课文的名称叫做《时间的脚印》,但老师在文章中并没有看到任何脚印,同学们怎么看。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创造性,打破思维的多样性问题与思考。如学习《背影》的时候,文章中描写了作者父亲送别自己的画面。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文章都有哪些点体现了父爱,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搜集。该过程不仅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开放性的练习题目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活力。
结语:当下背景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创新和优化教育思路、教学出发点。初中语文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应当体现新课改趋势与追求,这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必要工作。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学生思维培养必要性与重要性,着眼于教学过程,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形成学科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提升学生思维活力。
参考文献:
[1]柳文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63.
[2]潘劲松.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70.
[3]王秀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