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标培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标培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第一小学象山校区    666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们所面临的一大难关。本文根据小学高段的独有特点,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作为语文的基础,是每个学生所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阅读能力的强弱不但会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对学生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塑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小学高段开展随文练笔的阅读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随文练笔的意义
    虽然语文阅读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高段的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仍旧存在大量的问题。怎么样去完善和发挥随文练笔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随文练笔十分适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正确的把握语文学习的难易程度,又能培养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随文练笔的策略
(一)增加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学习什么,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都需要花费数倍于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却只能换来相同甚至更少的收益。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兴趣,对于小学高段阅读教学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缘故,心智尚未成熟,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所以,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趣味性强的课文。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之后,学生自然就有动力去阅读和展开写作。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之后,会从心底认同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语文阅读课堂的随文练笔自然能够很好的开展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讲授《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的时候:“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牛郎织女》,我们都听说过七夕节?那有人知道七夕节是怎么来的呢?和牛郎织女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一起阅读课文,阅读完毕后,我们一起来进行随文练笔,来写写牛郎织女后来发生的事情吧。”教师通过一些提问,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再抛出随文练笔这一策略,学生自然欣然同意。由此可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并为随文练笔做铺垫,能够提高随文练笔的效果。
(二)重视文本情感,带领学生体会
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过渡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育,但都未发育完全。在教学时偏向正确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开展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正确的引领学生寻找文章蕴藏的情感,使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高段的学生,有着比低段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也更能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自然的理解文章的写作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关注课文的感情抒发,带领学生更加有效的去体会和感受,包含在文章中的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解《少年中国说》这一课文的时候,可以这样教学:“同学们,《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写下的。那时候的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梁启超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包含了很多的情感,下面让我们在阅读时一一来体会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生动地朗读两遍课文。一遍比一遍情感更丰富,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爱国、求少年的期盼等情感。在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意图之后。教师再趁热打铁,向学生们提问: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能对一百多年前的梁启超先生写一封信吗?” 以此,为学生抒发刚刚积攒的情绪提供一个平台,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随文练笔的效率。
        (三)关注文章留白处,寻找合理练笔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文章的留白以及其续写并不是很关注。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之中,其实设计了很多的留白处。它们一般分为文字留白和图片留白。它们都是非常好的练笔点,利用好它们,对于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开展随文练笔的提升十分巨大。
        文字留白一般是在文章中出现作者故意设置的,一些令人浮想联翩或者引人深思的情节或是语言上的省略等。而图片留白则是,在小学教材之中,大多数的文章都会有对应的图片,但它们的张数并不多,这就导致了图片也能够留白。因而,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随文练笔活动前,要积极的去关注这些留白。例如,在《木笛》一文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木笛》,我们先朗读这篇课文,在朗读完毕之后。让我们一起想想,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没在考场被录取,却在考场外得到了音乐大师的敬重呢?同时,主人公的后续,文章并没有进行交代,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对主人公后续的故事展开合理的续写吧。”教师通过对文章留白的关注,自然能够很轻松、巧妙地设置一个合理的练笔点。这样的练笔点,既不会生硬,也不会枯燥,十分有利于学生随堂练笔。由此可见,留白点的设置,能够影响随堂练笔的有效性。因而,教师在小学高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之中,自然应该注意文章中的各处留白,科学合理的设置各种练笔点,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教师应当将随文练笔应用于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之中。它作为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一大重要手段,优势十分明显。但是,想要真正发挥其教学作用,就需要教师们采取科学合理的随文练笔方式,增加课堂趣味;重视文本情感;关注文章留白处等,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袁筝. 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读天下(综合), 2019(7):210-210.
[2]秦祺鸿.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读写算:教师版, 2017(33):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