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锋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学 744512
摘要:语文是常规教学科目之一,学习语文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精神文化内涵。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必修课,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关键。当前,群文阅读成为了语文阅读中的崭新方法,在使用该阅读方法时,能够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使师生均围绕同一议题进行阅读,并能够在阅读后构建出阅读材料的知识框架。该阅读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其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学生的日后的帮助相对较大。本文围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阅读;措施
语文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学会的,该能力不仅与其学习成绩息息相关,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群文阅读是一种创新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应用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摆脱原有思维定式,提升其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但目前该阅读教学法应用范围相对较小,需要语文教师不懈的努力,摆脱常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为群文阅读的实施奠定基础。
一、传统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但就初中传统语文阅读方法来看,方法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语文课堂上,老师嘴边常常挂着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者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均是希望学生能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多读书,多做笔记。但从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过于重视“记笔记”或者做题,仅能够短暂性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逐步降低其兴趣[1]。
(二)学生阅读目的错误
语文阅读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实际,拓展思维能力,而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学生在阅读时并没有阅读目的或者目的错误。如在众多语文练习题中,阅读题比较具有代表性,若在短文阅读之前粗略地看一遍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举例中,“问题”便是学生阅读的目的。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做事情要有目的,漫无目的只会让人更加迷惘,语文阅读的学习也是如此[2]。
(三)学生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初中阶段正值孩子们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各种新奇事物的接受相对较快,多数家长会给学生报一些补习班、艺术班,使得学生们的玩乐时间几乎被完全压榨,使得学生的压力非常大。要知道,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们能够“享受阅读”,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压力大,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老师、家长的督促,并不能养成“享受阅读”的习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优秀文学名著很多,初中必读课外读物有以《西游记》为首的四大名著,《阿Q正传》、《唐诗三百首》等多种,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深入到文学的世界中,让其爱上阅读,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故事中[3]。
二、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筛选阅读主题
群文阅读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是仅限于学生自我阅读,而群文阅读则是师生间的联动,既是老师与学生均进行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并分工合作,如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文章中的内容框架、故事的来龙去脉等,而教师则通过阅读来找出其中的内涵、修辞手法等。通过在同一大目标下选择不同的小目标来进行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的目的性,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4]。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们阅读内涵较深的文章,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如可以让学生们每天均阅读《安徒生童话全集》、《青春之歌》等内涵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章,随着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步让学生加大阅读难度,如《牛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等。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全局意识
一句俗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多的需要靠自己去领悟,去深入,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找出文章中的内涵所在,如在阅读由鲁迅先生所创作的《阿Q正传》时,应当不止一遍的深入阅读,在阅读前,老师要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该作品的内涵是什么,主人公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其实,通过带着问题阅读,能够建立学生在阅读时的全局意识,让其以后在阅读一篇作品时,能够心存疑问,并于书中寻找答案。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中,由于受到学生压力大、读书时间少等问题的干扰,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产生了许多的不足,且总是停留着“读死书”的阶段,而通过对学生采用群文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目的性[5]。
(三)改进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中,之所以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阅读方法较差,以致于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其重要前提便是要有良好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中的关键便是“群”,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合作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而随着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老师的便会退出,转而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则能够自我的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学生会对在文章的主题、背景、作者所阐述的目的、内涵等多种元素挖掘出来,而教师则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深入到文章的阅读中,在阅读后来回答问题。
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长足进步。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让初中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来丰富其精神世界、提高自我思考能力,并深入了解文章中的“微观世界”,与实际相比较、结合的进行思考,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的问题,如阅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学生阅读目的存在着较大的错误性、压力大,阅读时间少,以至于多数初中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通过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筛选阅读主题、树立全局意识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希望在该方法的帮助下,我国语文教学质量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学生们在未来能够健康、稳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栾力娜,许采娟,周博.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朱自清《春》为例[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7):97-98.
[2]李元本.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132-133.
[3]罗柏生,曾扬明. “1+X”组文指向“表达型教学”的深思考——从部编教材的“加”与“减”说起[J]. 语文教学通讯,2018(06):16-18.
[4]蔡怡然.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5]桂相平. 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