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方世峰
[导读]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成为了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基础。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方世峰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中学  
        [ 摘 要]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成为了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基础。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推动社会和个人进步的关键。 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 而且还可以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下文将会阐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常用措施。
        一、强化双基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就是将知识性与技能性紧密结合的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打好基础,便需要强        化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双基教学,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双基”和创新,这主要是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信息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创新。反之,则难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以基本操作方法作为切入点,        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的内容,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以便为之后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设计应用文档》的知识点时,老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点和应用文档的        基本技能的运用方法。其中,在学习《制作正文》这节内容时,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文档的合并、段落的编辑排版、查找和替换的使用方法,以及页眉页脚的设置;在学习《制作目录》这节内容时,老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强调艺术字插入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熟练掌握编辑艺术字和文本编辑的方法,学会正确应用图片、文本框和艺术字美化的方法,深入了解目录页的制作方法;在学习《制作表格》的内容时,应严格要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编辑方法和修饰方法,以便能够熟悉的掌握文档的设计技巧。这样通过采取先了解、再熟悉和深入理解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点,从而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尤其是部分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在参与多元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在提升学生信息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可组织学生开展“打字比赛和图片设计比赛”或者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比赛形式。但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增强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而上机操作实践则是提升初中学生素质的基本手段,也是增强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过程。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够纸上谈兵,也不能够由老师一个人进行讲课,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边讲边操作,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并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将自己的独特个性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老师可充分利用国庆的周年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搜集关于国庆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制作宣传手册,并紧密结合教材的第3单元《设计应用文档.主题活动——制作宣传册》的学习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设计应用文档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制作出了多种图文并茂和新颖别致的小册子,有利于增强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微课用于课后练习和巩固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进行课后练习和巩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梳理每一节的教学知识点,然后针对每一节知识点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把它传输到特定的互联网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上,分享给学生。学生自主选择时间进行观看,并完成相应的练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例如,在“Flash 软件制作简单动画”这一节教学完成后,教师梳理这节教学知识点,并设计作业“制作雨伞打开的动画”“制作海上日出的动画”,将其制成微课上传到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应用。学生在课后自主选择时间观看并完成练习,有效提升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需要为学生预留较大的发挥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在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洪波.营造氛围开展多样教学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8-29.
[2]杨秀丽.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