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并重,激活小古文教学 ——以《守株待兔》为例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玲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事业走上了最新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为学生的成绩提升、能力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本文也结合小学语文课堂中,
        王玲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六一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5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事业走上了最新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为学生的成绩提升、能力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本文也结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阅读教学“读”“悟”方法的实施策略,并以《守株待兔》这篇文章为例,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保证学生能够读懂小古文内涵,领悟其中的道理,以此为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守株待兔》
前言:小学校园内部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各个学科学习效果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教师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课堂教育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小古文指的就是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在最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数量有所增加,所以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安排上采用“读”“悟”教学的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守株待兔》为例,重点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小古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希望能够在阅读中领悟更多的真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读”“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悟”并重的教育方法的实施主要目的就是需要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了解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中所包含的核心思想,以此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小古文主要的特点就是文章短小、精悍,几句话的内容就能够表达出重要的思想内涵,所以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也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在“读”“悟”的过程中,掌握文章包含知识的内容。
        对于每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都是他们学习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众多教师都能够明确的一个道理,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能够看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针对小学生来看,学习兴趣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小古文阅读指的就是阅读书面的语言,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以及语言使用的方法年代相对比较久远,再加上古今语言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变化,所以这也为学生的文章阅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只有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读”“悟”教学工作实施中,教师可以从讲故事着手进行课堂的导入,让学生通过故事,阅读小古文,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开启学生兴趣之门。以本文所提出的《守株待兔》这篇文章为例,大多数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讲一讲自己所听到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顺势引入小古文的学习。其中主要“读”“悟”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声的诵读文章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诵读的阶段掌握文章的内涵,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守株待兔》的视频,让学生在相对比较生动的画面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使小组内部成员互读,在互读结束之后,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以此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读”“悟”中把诵读放在重要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诵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读”“悟”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其中指的就是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把文章读通顺、读熟练,反复地进行朗读,最终达到背诵的效果。诵读是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通过诵读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情况,也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语感诵读,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体会和领悟效果。

所以在我国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诵读这一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守株待兔》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其中的“为”字是个多音字,应该读“wéi”,不能读成“wèi”,声调非常容易读错,所以教师就需要把这个多音字进行清楚的标注,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语调,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的进行训练,通过不同文字的语调方法,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这样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小古文知识学习的印象,通过有效的诵读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
        诵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还需要掌握一个教学的最佳时期,只有通过这一最佳时期的有效知识渗透,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积累黄金的阶段,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一记忆最佳的教育时期,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品进行诵读,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其受益终身。所以在小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强化诵读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发挥出诵读的优势,加强合理的指导,使课堂上充满读书声,以此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的感悟小古文所传递的真理。
三、要注意“读”“悟”中的言文并重
        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小古文这种文章的阅读,需要理解的内容包含三层意思:(1)针对文章语句的理解;(2)对文章所讲解故事内容的整体掌握;(3)对文章主旨的体会和感悟。第一层需要解决的是语言上的障碍问题;第二、三层则需要解决的是文学内涵的问题,所以教师既需要重视基础的字词句教学,也需要让学生能够在积累和夯实文言基础的同时,学会了解其中所想要传递的文化性知识内容,真正的经过沉淀,把作者描写文章过程中的智慧和感悟释放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读”“悟”教学的根本标准,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
        例如:《守株待兔》中“走”“因”“释”“冀”等几个重点词语,需要让学生理解并且积累下来,在积累这些基础性的字词之后,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寓言有所理解,并且结合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守株待兔》这篇文章讲的是:宋国人因为偶然得到了一只撞在树桩上死掉的兔子,所以他就开始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够再得到一只兔子。这个宋国人的做法是非常可笑的,但是我们实际生活中却不乏有这样的人不想奋斗,想要意外获得收获。如,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人们喜欢购买彩票,就是因为看到身边的人中了一次奖,就天天去买。有些人自己中过一次奖之后,变本加厉,结果再也没有中过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这样的小古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人生智慧,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有所感悟,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小古文教学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最终达到语文课堂小古文教学育人的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可以看出,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内容掌握的情况。在小古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也都是以教材为核心,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字词的翻译情况,并且对整篇文章大意有所掌握,就完成了教学的内容,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分析结果,重点了解到小学阅读小古文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策略,以便于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发挥出小古文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玮.站在儿童视角,让学生爱上小古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69-70.
[2]曾梦佳.小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19(07):12-13.
[3]王蕾.趣味引领,风景这边独好——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