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马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        骏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计算机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对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计算课程;中职学生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开展不同的教学进度,这样能够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以保证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那么教学也应该体现出差异性,以保证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相适应,这与我国古代提出的因材施教有相似之处。
一、中职院校分层次教学开展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在高职院校教育背景下,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教学资源总量相对稳定的突出矛盾,使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难以实现。分层次教学是在现有教学软、硬件严重不足情况下与学分制的有机结合,是对现代教学理念下学分制的完善和补充。
        中等职业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与不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专业化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它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的教学进度,以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中等职业院校分层次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它真正从根本上承认并尊重中专学生的个体差异。
        它按照学生的真正需要组织教学过程,采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使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体验更多的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为急速变化的世界做好专业、个人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准备。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分层教学方法开展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做详细的调查。老师要多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能力,并相应的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模拟测验得知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差异情况。相对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就是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基础,第二就是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如何,当然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对存在的差异情况全面了解后,教师根据得知的相应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将之分到不同的ABC三个层次中。A层次就是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B层所代表的就是成绩中等,学时态度积极认真的学生。

C层次就是相对计算机基础特别差,成绩特别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于学生分层情况不可以透漏给学生,因为会要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规划,树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不能保苗助长。
2.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来讲,实现分层教学要做备课分层
当教师对班级和学生进行了分层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授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要做的就是备课分层。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实际,坚持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研究教材,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授课步骤,对于不同层面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予以理清。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如何使用WORD自选图形这一讲的时候,对于C层次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熟练绘制图形、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变形,熟练对图形格式予以操作就可以了;对于B层面的学生来讲,不仅要能熟练操作图形的变形、格式转换,还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图形的组合和判断,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新旧知识的深浅状况、重点难点状况,精心设计备课内容,让C层面的学生激发求知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在班级层次的基础上,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授课分层
班级学生分层是中职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前期对不同层面学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的授课模式。例如: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采取“中速推进、课后辅导”的授课模式;具体授课做法是,当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可以采取以合为主、以分为辅的模式,充分照顾丙层次的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可以采取以分主、以合为辅的模式,充分照顾好甲层次的学生;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其利用理论知识提高操作的技能;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在授课中要重点加强对其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训练技能的培养;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则更要突出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放低起点。通过在授课中采用层次教学法,能够充分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技既能掌握知识,还能快乐成长。
4.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引导式教学
分层教学主要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学,有些学生基础性较差,而有些学生基础较好,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学生的创新式发展给予更有利的保障。在计算机教学体系的建设中,教师还应该注重软件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软件是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之一。不仅如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还有一些学生对于程序语言方面的内容存在很多的疑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这也是分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结语
计算机教育在当前的学科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对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融入信息化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很有必要。可以发现,中职计算机教育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中职学校主要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通过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红霞.浅谈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2]姜汉龙.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8).
[3]戚引松.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