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玲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国强调了课程思政在育人过程中的责任,要求高校要在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的同时,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从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思政;专业课程
引言
高校理工科教学目标中普遍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过程突出对“技”的掌握及应用。即使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也并不能做到“零过度”和“无缝对接”,思政教育往往存在“孤岛”困境。因而,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在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中积极探索、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促使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自然融合,实现在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可见高校、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高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改革开放,新鲜“空气”进来的时候,也跟进了污浊的“空气”与“害虫”,如何吸收与排斥,特别是学生处于选择迷惑之时,因此,“传道”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专业化、职业化,使一些教师认为高校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专业课教师只认真教授专业知识即可。思政课教师存在脱离学生学习成长环境与专业实际授课问题,使部分学生将思政课视为无用之课,致使思政课吸引力下降,学生上课“抬头率”严重降低,因而,思政教育效果低下。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课程思想政治状况:机械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三大问题:(1)根据麦可思出版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率比例下降,机械工业的工资也不高。许多机械专业的学生考虑到机械行业的总体环境和较低薪水的缘故,在毕业后跳出机械行业。如何让机械专业学生改变主意,积极投身到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呢?(2)目前,机械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理论知识背后的人员和行为。如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且与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迹、项目故事和国家政策取得更多联系呢?(3)进入2019年后,大学校园迎来了一支具有新思路、新个性的“00后”生力军,他们抵制传统的教条思政教育。如何使这些具有新思想的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成为一大难题。教学内容和学业状况分析:该课程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对早期学习基础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当学生听到老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压力,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好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学生,会更加焦虑。因此,为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教师不仅应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政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摒弃“厌倦”“压力”“焦虑”的思想负担。
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地打开心扉,愿意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完成设计,制图和手工写作任务,最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
三、?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思路
(一)强化自身的育人观念,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行,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其次应树立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点滴的师生交往中。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进行设计:提出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设计师生互动方式;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问题的系统回忆巩固方案;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的方案;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究的方案。
(二)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强化个人专业教育的同时,需要加强育人意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思政意识与高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需要教师较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教师思政教育相关理论与技巧的培养。教师只有全面把握这几方面的能力和具有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了思政教育。
(三)提前布置设计任务
教师在介绍机械设计绪论课时就开始安排任务,使学生提前熟悉设计任务并尽早发现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提前思考和解决设计任务中的问题,并且老师可以随时回答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理论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在设计任务中的设计计算过程和图纸进行集中指导。此类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预留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可有效地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规划能力。
(四)搭建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高校搭建各种平台,实现协同育人,比如,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备课、协同育人平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技术技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平台,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实现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协同育人;专业课教师间的协同平台,特别是同类课程教师间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与思政课柔性融合,各门课程都种好“责任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学校、学院要建好正确的保障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课程思政起到激励、推动等作用。
结束语
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教书育人内涵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探究合理的教学方式,梳理、凝练教学内容,梳理课程每个环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润物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指引,引导价值追求,培养学生成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坤,朱浩,张朝阳.《精密与特种加工》教学建设与改革[J].广东化工,2019,46(18):176+172.
[2]朱明.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09):77-78.
[3]宋晓明,蔡广新,付鑫涛,谷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4):62-63+94.
[4]张良英,谢金生,李家丁.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以机械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例[J].时代农机,2019,46(06):86-88.
[5]周元凯,左雪,樊玉杰.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