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学生逐年攀升。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建筑工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鉴于此,本文将项目教学法引入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概括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理论依据,系统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项目实施准备阶段、操作阶段、评价阶段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预计本文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学校;建筑工程;课程教学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中职院校发展迅速,在校学生突飞猛进。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促进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项目教学法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计划目标。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专业课程方面,有关中职学校里开设多、生源多的建 筑工程施工专业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现状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在现形势下我国中职院校的发展状况下,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内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更好的推动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项目开始准备期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缺乏,中职学校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理解掌握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如下:一是项目的典型性会影响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效果;二是中职院校内的老师与企业联系较少,很难掌控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这两个方面的偏差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 果。其次是项目趣味性缺乏,学生对项目是否感兴趣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到学生本人自主性的发挥。项目在组织实施中,如果只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项目本 身的实用性,与生活的关联。那么可想而知,这种学习只是空中楼阁,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二)项目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能力差,一是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任务重,很多老师缩短了项目制定时间和 实施时间;二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均不一样,老师无法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因而项目的可行性偏低,针对性差;三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一时适应不了项目教学法。综上,学生个体化能力的差异、项目教学时间以及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能力差。其次是学生对于非个人组项目陌生,调查发现,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后,大多数人均只关心自己的项目,仅仅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设计,对于别的小组的项目并不关心。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对项目进行实施,达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目的。了解掌握别的小组的项目,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加深对于项目的理解。学生对其他小组项目的陌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项目评价阶段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教师评价仍占据主要地位,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大多数学生均选择教师进行评定,这表明教师的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
中职学校均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教师
评定、学生自评、各小组间互评。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学生的评价普遍不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也就是说,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并未充分的起到效果。评价效果不显著,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未被老师观察注意,也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对于自己在活动中的评价偏少。从老师的评价结果对学生以后的帮助来看,很多学生认为这些评价结果对自己以后是有益的,项目教学法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实际访谈中了解到,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是指出活动中的不足,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然还是犯很多错误。
二、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的若干建议
(一)准备阶段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促进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的准备阶段,中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促进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采用项目化方式进行教学,将传统的以课堂为教学场地转变为以情景为场地,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场地,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学生要在一定情景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其次要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中职院校设置标准》等文件,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老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专职老师应具有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学士以上学位,实习老师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并要求这些老师定期到企业或行业相关岗位去实践,时间为每年超过两个月。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中职老师去企业实习未能有效落实,部分老师甚至不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因此,中职院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安排老师去企业了解实际情况。
(二)教学操作阶段的几点建议
一是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如下:1. 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出来;2.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3. 教师对学生和自我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二是促进各项目成果之间的交流,为促进各项目之间的有效交流,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延长项目成果的展示时间,让各小组之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形成开放互动的新局面;2.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由于教学任务、时间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未能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建议任课老师灵活安排上课时间;
3. 将教学项目划分为不同层级,分阶段教学实施。
(三)教学评价阶段的几点建议
一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评价的应用中,仍然是老师的评价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自评以及相互之间的互评依然很缺乏。因此,应增加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及它们的比重,这样更能增加学生参与项目的乐趣。二是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为有效促进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应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具体做法为:一是将学生日常的出勤情况、现实表现情况、提问回答问题情况等均考虑在评价之内;二是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理解情况;三是学期末考试评价。
三、结语
本文概括总结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操作
性缺乏、项目趣味性缺乏、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能力差等。然后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准备阶段、操作阶段以及评价阶段提出了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1] 步少男 .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 [J].2017,152.
[2] 蔡明剑 .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 [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
[3] 曾清清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 陈刚 . 基于“项目 - 任务 - 问题”分解的项目教学法在《视频制作专项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用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1(29):87-88.
[5] 丛国凤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 FLASH 动画制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