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青青
威海市 统一路小学 264200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有的校园生活,我们一起渡过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阅读以它的内涵丰富让孩子感受它的美,看它的博大精深之美,读它的新奇有趣之美,听它的音韵和谐之美。在居家学习期间,美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美术方面的读书活动就变得比较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美术组做了一系列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变被动为主动。
一、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具体做法
(一)聚焦“悦”读,备好资源。
开展线上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一夜之间,把课堂搬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我们固有的教学模式。为了及时研讨并解决线上导读的需求,做好线上导读的准备,美术组围绕“做好美术全科悦读资源储备”展开了教研活动。本次研讨提出了以下问题:一是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手中没有绘本或书册;二是如何在线上实施美术全科“悦”读导读课。
聚焦全科“悦”读前期准备的两大问题,美术组采取了以下措施,为开展线上导读活动做充分的准备。
首先解决学生缺乏阅读资源的问题。美术组教师以ppt的形式制作了全科悦读电子书供学生阅读,同时为学生推荐了全科悦读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其次解决了导读形式的问题,根据各个年级的学情和阅读书目制作了导读课件。通过制作导读学案、导读微视频、任务单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指明了“悦”读活动的方向。同时分享美术学科相关的延伸阅读微听读材料,通过个性化的读书任务单促进学生阅读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成长。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阅读欣赏角度制定了以下必读书目:一年级《小蓝和小黄》、二年级《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三年级《看!各种角度看名画》、四年级《兵马俑》、五年级《青铜器》绘本。又根据这些书籍制作了读书导读课微视频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形式对本书有最初的认识并产生兴趣。
(二)线上辅导,精准施教。
随着线上教学的全面开展,线上指导读书活动也在摸索前行。美术组老师创新辅导方式,通过钉钉,QQ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督导和帮助,每周一次的全科“悦”读小结,每周两次的教学研讨,都记录着我们摸索前行的脚步。
线上读书活动实施的过程也是我们克服困难,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主要问题有:一是学生居家学习的主动性远低于在校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各学科学习时间分配不均,家长比较重视主科的学习,每日坚持阅读并提交任务单的学生数量有限;三是学生反馈线上学习用眼负担较重。
围绕这些问题研讨后,美术老师选择多用正向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具体措施有:
(1)利用钉钉填表功能,统计美术阅读情况,并根据图表总结本周阅读情况,针对情况制定下周的阅读计划。同时向学生推送阅读任务,鼓励纸质阅读。
(2)创新阅读结果反馈形式,学生表达阅读收获不局限于填写任务单,可以运用绘画,语音,读后感写作等多种方式和老师分享读书收获。布置阅读任务时,提及美术学科的美育价值,积极倡导美术阅读。
(4)根据每周的阅读反馈评选出一个美术读书之星,鼓励学生坚持读书,快乐读书。
(5)为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增加阅读趣味,阅读任务还与喜马拉雅有声小说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给学生推送适合孩子们听的美术故事。能够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人生启示,并且能够缓解学生用眼过度问题,给眼睛放放假,耳朵与美术大师来一次美好相遇,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悦”读更多美术作品。
(三)有效评价,促进阅读。
1.教师通过发展性与终结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抓好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班级评价,形成独具魅力的激励性评价。
3.采用学生评价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评价,比如记录好学生的阅读任务单的提交时间、内容、优点及需要改进的意见建议。
4.通过微信推送的形式,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现出来,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二、效果呈现
1.学生能动性的改变。
居家阅读从开始的一头雾水没有头绪,到渐渐的理清思路,多种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的美术居家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每周学生提交的作品可以看出,学生的作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2.学生“悦”读效果的改变。
(1)“悦”读反馈形式百花齐放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阅读仅仅是“阅读”,没有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反馈热情不高。经过开发资源的丰富与引导,向学生推送阅读与听读任务,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作品呈现也由开始的机械的填写任务单,变成现在的创新式反馈。
不仅仅是美术阅读,同学们还会根据其他学科的书目,进行手抄报等美术创作。
(2)“悦”读人数直线上升
经过2-3周的阅读引导,学生们的美术阅读热情逐步提升,通过钉钉的填表功能,开展钉钉阅读问卷调查,导出数据,更直观的了解每个班级学生阅读情况。在创新阅读的同时,对创意读书的孩子在班级群进行表扬,对还没有阅读的孩子积极鼓励去阅读相关美术书籍,一对一辅导,因材施教。
3.学生全科推广效果的改变。
通过绘画促进了学生阅读后的思考,他们会动脑把书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用绘画语言进行创作与续写。庆幸的是学生的思维往往比成人更加天马行空,他们用画笔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以画促读,读画结合。不仅对美术学科的阅读书目进行绘画,还对其他学科的书目进行再创作,逻辑语言与抽象思维的碰撞,往往会激发不一样的火花,从而真正推动了全科“悦”读。
美术阅读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果说其它课程赋予学生的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阅读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总之,培养学生的美术阅读习惯,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