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灼雄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 广东东莞 523040
【摘要】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写作教学理念更为重视,在排版上对于写作训练模块也相应的进行了增加,在教学目标中它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储备进而读写结合,并为学生写作训练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并且在统编教材的设计上,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紧扣课文各个单元素材,体现了随文写作的特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写作训练,读写结合
【正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写作教学理念更为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
一、统编教材写作训练的必要性
(一)使教师和学生重视读写结合,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阅读和写作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它们融会贯通、不可分割。因此,统编教材的写作训练点也可以称为“随文写作”,顾名思义,每个单元的阅读文本后会有一个以本单元核心精神为素材的写作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到每一阅读单元的写作元素,让学生学会从阅读向写作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
(二)进行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通过“随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提取核心要素,进而由浅入深地提高语文读写结合的能力。同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造成很多学生过度重视成绩,对写作的兴趣不断减弱。然而,兴趣是学好语文、积累素材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而“随文写作”有助于教师拟定不同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能级标准,制定不同层级的达标细目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感与进步感,从而激发写作热情。
二、如何实施统编教材写作训练点的教学
(一)多阅读多积累,从仿写开始
在语文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多记,而不是机械的背书和枯燥的逐字逐句分析,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备一个本子,专门积累不熟悉的词语,或是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比较记忆,还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明理格言,老师也应该重视学生对于文字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对课后的重点词语进行多次阅读和默写,也可以找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或是长相相近的字词,让学生找不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辨析记忆也可以加强学生对该字词的记忆力。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上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摘抄,例如《日月潭》和《黄山奇石》中就有许多描写环境的优美的句子,像是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之类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该类句子进行摘抄,并且学着去仿写这种句子。
(二)利用抛锚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选材”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写作训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境,教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将学生引入设置的环境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情境下所思所感所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抛锚式教学法中的“抛锚”部分。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为“多彩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学生们都参加过哪些精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的心情和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来让学生思考。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选材,更能够达到共情的效果。
2.互相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无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使教学质量大大下降。而抛锚式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变了以往单方面的授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针对写作训练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同学的作文,找到他人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通过当阅卷小教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参与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到他人在写作中的优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创设语境,合理选材
有些教材的写作训练只给定一个作文题目,缺乏根据题目设定的情境,加上小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这样的命题作文给学生增加了写作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然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写作训练点上增加了任务语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体验来完成写作训练。
例如,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的写作训练的要求是“有你,真好”。首先,根据要求设置一个话题,“有你,真好”中的“你”是谁?可以是身边的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一类人。确定明确的写作对象之后,思考学生与他们发生的故事,这个“你”给学生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会认为“有你真好”?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准确告知学生这个“你”代表的是什么。因此写作最忌讳“相同”,最忌讳“模板”,一种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写作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无法创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因此,对小学写作训练创设语境,用语境让学生与作文命题共情,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写作方式来进行创作。同时,让学生不再把写作当成一项作业,一项任务,而是把写作与生活相关联,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用写作记录生活,记录情感。
(四)增加课外阅读,使读写结合
统编版的教材对于课外阅读相比于之前的教材更为重视,所以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上的课外阅读,在对于课本上的教材充分讲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板块进行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材,如何根据自己的选材来组词、造句、成段、成文。
例如在《草原》这篇文章中,让学生去发现老舍是怎样描写内蒙古大草原的,去感受当时老舍的心情。通过对优秀的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描写风景,描写人物以及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以阅读来促进写作,使读写相结合。
(五)随笔写作、仿写相结合
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上或根据课文内容,或根据近期发生的事情来让学生进行随意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抓住写作素材,提炼课文主旨。这种以即兴为主要方式的写作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仿写是写作初期的一个重要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秀的文章,找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的修辞,能够提高学生的修辞造句能力。《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语句优美,修辞方法多样,是仿写的好范文.
三、结语
总之,巧妙整合,读写结合,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这里的阅读并不是“死读”,而是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而归纳整理变成自己的写作方法。其次,写作也可以加深阅读的理解,优秀的写作技巧在所有的文章中都会出现,因此,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可以更好的了解文章中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孙莎莎.初中语文教学中随文写作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