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旺
中共萧县县委党校 安徽 宿州 235200
摘要: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着的时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只有全面理解把握担当作为的含义、必要性,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履职本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担当作为、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关键词:担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
一.“担当作为”释义
“担当”最早见于《朱子语类》,基本要义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责任。“作为”较早出自《策项一》,大意是行为,能力,成就。“担当作为”即责任和能力,它是英雄志士的忠诚付出、是践行职守的正能量。历史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孟子,“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范仲淹,“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的林则徐等等,都是担当作为的典范。古人尚如此,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只是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
二.“担当作为”的必要性
1.是党的性质要求决定的。政党的性质,最根本的是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是各阶级最先进最有前途的力量,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最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客观要求党员干部、持别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务必做到责任在肩、奋发有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人类的崇高事业——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2.是党的使命要求决定的。党的先进性,既通过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引领,也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具体体现。党的使命要求与党员的责任担当有机统一,它通过千万个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充分体现。近百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凭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员干部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民族复兴梦推向高潮,这势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唯有敢担当善作为,方能坚守初心使命”。
3.是新时代历史要求决定的。迈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好干部、干部如何成长以及选拔什么样的干部”等关键问题做了精辟论述。在好干部标准方面、干部成长方面、选用干部方面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把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履职尽责、是否做到积极作为,看作检验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担责有为的重要标尺①。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锤炼担当作为的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才能诠释对党的忠诚,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望。
4.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决定的。敢担当有作为,是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殷切期盼和评价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敲打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时刻准备着更艰巨、更艰苦的努力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没有先例可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没有经验可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没有路径可循。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争当“先锋”“闯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担当精神,奋发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三.“担当作为”实现的路径
1.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期,认识到面临着各种问题矛盾,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始终秉持崇高理想信念,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取向,激发信仰正能量,弘扬奉献精神,以正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担当履职。
2.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能力水平。理论学习是固牢思想基础的重要手段,而思想基础是担当作为的潜在动力。党员干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学习,夯实根基,提高综合素质,克服“本领恐慌”,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让担当有根基、作为有底气,打造真本领,实现真作为。
3.发扬拼搏精神,牢筑斗争勇气。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行动上的自觉与担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论述,对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热情,对于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意义重大。 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要发扬拼搏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勇往直前。党员干部在前进道路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逢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干劲闯劲,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迎难直上,在危难急险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缺点错误前面敢于担责,在违法违纪面前敢于斗争③。
4.铭记服务意识,大兴务实之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党员干部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参与者,都要始终铭记服务意识,大兴务实之风。工作中,要始终铭记党的群众路线,虚心倾听群众呼声,对民负责,替民解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作风关乎党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乎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推进,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敢于碰硬、善于斗争,做到接地气、显诚意、办实事、求实效。
5.牢记使命职责,践行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初心使命为己任,践行担当作为。新时代“担当”就是对党忠诚、对党尽职、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就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就是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新时代“作为”就是干其事、求其效,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国家的业绩实绩④。这就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担当意识”、“担当能力”、“担当品质”。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担当亟需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最好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时代。党员干部生逢其时,担责在肩,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砥砺前行,履职作为!
参考文献:1.邱王紫藤、常雪梅(责编):《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