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
博罗县华侨中学 广东 惠州516100
摘要: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指对生物学的体系起到引导作用的概念知识,其需要了解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后熟记的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的生物学概念,促进学生迅速掌握现代生物的主干部分。概念学习既是生物学的主要部分,又是梳理生物学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的生物教师需要结合当前课程的教育要求,重新审视概念学习的价值,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改,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生物学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过程的问题,进一步探析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
关键词: 高中阶段; 生物学; 核心概念; 教学策略
引言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经过人类思维加工,对客观存在的生物特点和本质进行描述,这种概念性语句一般都有规律可循。在概念的叙述过程中,包含了对生物学核心问题的解释、知识结构的粗略估计、理论性框架的表现分析,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建立生物学模型,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1 目前高中课堂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现状
高中的生物学概念知识大部分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而言,无法有效吸引其注意力。因此,大部分教师也并没有注意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育,将重心放在生物学实验和其他理论性知识上,要求学生机械性的背诵相关生物学概念,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学生由于记忆能力较差,不能完整的识记概念,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有少部分教师虽注意到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但由于课堂时间较短,生物学的理论内容较多,因此无法完全解释每一个生物学核心概念。并且教师对相应的生物学概念理解并不是很清晰,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对生物学的相关概念解释较为狭隘。
2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特征
2.1体系庞大
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不仅包含了生物学知识,还包括了语文、数学、地理、英语等其他外延的知识内容,将其提炼到概括性的话语中进行精准描述,把分散的生物学外延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扩展,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2理论性强
大部分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论性较强,拥有较多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在没有经过解释之前,学生并不能对概念进行完整的理解。并且大部分的概念,由于其综合了生物学的一般概念、实践经验,很难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对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知识背诵无法深入生物学的核心,容易丧失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3逻辑缜密
生物学的相关核心概念是在生物学家反复的实践基础上得出的,其在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之后,将生物学的事实融入进句式结构中,具有较强的考察性。因此,大部分的生物学核心概念逻辑思维十分严密,对相应的生物学实践漏洞做出具体的指导,并且大部分生物学概念抽象特征明显,需要通过思维导图、模型等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3 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新思路
3.1 利用概念图表打造层次
概念图作为结构清晰的知识阐述工具可以很好的将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分层,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概念的相关解释时,可以利用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拟定不同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划分,确定不同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将不同等级的生物学概念进行等级划分。教师在利用简单直观的图形来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还可以将旧的知识理论与新知识进行穿插讲解,让学生建立宏观思维模式,将生物学的相关概念进行有效融合整理。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表有效打造数学和物理模型,利用空间模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利用现实的模型为学生创造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并通过模型让学生利用不同的生物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充实模型的内容。
生物教师在对核酸进行概念解释时,可以构造概念图表,将遗传、生长、变异等生命现象与核酸进行横向关联,让学生在对遗传生长等概念的解释时思考核酸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对思维图表进行扩充,把蛋白质,病毒的分类与核酸进行纵向联系,整理核酸的核心意义。
3.2 利用科学史生成核心概念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述时,利用生物学的相关历史让学生对概念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了解,并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生成核心概念的基础。学生通过对生物学历史中前辈的经验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方法,探究新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同时教师利用相关的生物学发展史可以分析概念图表中的相关结构生成过程,将生物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探讨总结,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每个步骤的深刻含义,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意义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敬畏。
教师在讲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可以对进化理论的过往历史进行追究,将进化史分为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通过对进化史的历史追溯,让学生理解适者生存规则和生物的多样性。
3.3 利用合作探究改变观念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对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模式,利用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概念。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划分,将小组职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以小组的形式探究生物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利用生物学概念进行指导,通过制作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观看生物学现象,了解生物概念的真实过程,在小组内进行结果论证并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对生物学的结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节省课堂的时间。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论证的环节,实时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步骤,实验需要严格按照生物学概念的指导进行,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模拟实验过程:第一步,让学生针对生物学的概念提出问题,对相关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第二步,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理解作出假设,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生物资料,并进行个体研究;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4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生物核心概念的内容相对繁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问题情境,将相关概念知识转化为动画、视频、图片等让学生依据图片猜测概念的含义。对概念中的专业术语教师也可以将其拆分成具体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根据短片进行概念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可以再结合自己的口头表述帮助学生理解课件中的内涵,同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演示相关生物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推导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论。在演示生物学实验的过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教师通过互联网将相近的生物学概念进行系统的罗列,让学生寻找生物学概念中的相同点,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生物学系统知识。
在对细胞进行陈述时,教师可以引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含义,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对细胞分裂过程的演示,着重描绘细胞的周期性,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细胞的内在含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教师不可以忽视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掌握与理解,利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模型、网络技术、图表等为学生营造适合生物学概念学习的环境。将生物学概念融入实际情景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学习的意义、价值,培养学生在探究生物学核心概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在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宁. 探究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生成策略——以《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 2019(14).
2 郑嘉会, 李师超, 李军,等. 创设情境促进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J]. 中学生物教学, 2019(6).
3王佩妮.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J]. 新智慧, 2019, 000(003):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