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沈红星
[导读]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社区教育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列举其所实施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沈红星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社区教育中心
        摘         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社区教育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列举其所实施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社区教育         课程建设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1]”。社区教育是加快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的重要策略,但目前国内青少年社区教育仍处于探索与发展的阶段,仍旧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教育资源不完善等严峻问题。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促使社区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         “周末广场”与“智慧父母课堂”        
        “周末广场”及“智慧父母课堂”是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公益活动课程的两大阵地。自项目到现在,两大阵地以社区教育为基地,始终坚持向公众开放,才得以逐步建立独有的粉丝群。另外,“周末广场”及“智慧父母课堂”中科学的报名方式及活动(讲座)轮换机制,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舞台。在面对近年关于推进社区教育的工作要求、新一轮中小学各课程规划刚要的出台、发展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育需要,两大活动阵地面临深化课程内涵、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取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平台三大方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这三大挑战,社区教育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        
2         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的依据        
社区教育所推出的社区教育课程都是严格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及中小学生各学科课程规划纲要,特别是2017年新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的文件精神进行设计的,旨在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3         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3.1 以发展“计算思维”为目的的活动(课程)板块        
计算思维是STEAM课程的核心,是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属于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科学精神”里面重要的内容,即学习、理解、运用计算机科学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和规范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4]。

该版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面向学生的计算思维活动课程:图形化编程课程(6~9岁儿童)、JavaScript网页游戏设计活动(7~14岁少年儿童)、手机APP程序设计(9~18岁少年儿童)、Ardunio电子创客活动:(9~18岁少年儿童)、C++程序设计名师课程(10~18岁少年儿童)、计算思维挑战赛(让学习程序设计的5~9年级学生有展现的空间)。二是面向家长(亲子)的计算思维活动课程:主要是计算思维普及讲座、向家长宣讲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及一些简单的思维效率问题。        
通过接触与学习计算思维的系列课程,青少年的计算思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开始把计算思维中常用的一些方式方法迁移到解决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困惑,提高了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促使青少年不断地自我挑战。        
3.2 以培养“创意物化”及“勇于探究”精神的科普系列活动        
“创意物化”来源于2017年新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简单来说,创意物化往往是基于真实生活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以“物化”的形式服务于生活。“勇于探究”是核心素养的三级指标之一,有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亟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然后形成一定的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具体的活动课程有:科技普及实验活动、生物、化学专项实验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认识食品添加剂活动、魔方活动。         
3.3 以“健康生活”为内容的心理、生理活动课程        
健康生活在核心素养里面是一个独立的二级指标,体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包含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3个方面。此版块的活动也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和谐。该版块的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面向学生的“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如心理健康游园活动、教育心理戏剧展演、脊柱健康活动、爱牙活动等;二是面向家长(亲子)的“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如游戏亲子课堂、园艺治愈与心灵成长亲子课程、性心理教育亲子课程和青春期学生讲座:性与生命及防范性侵害。        
3.4 以发展“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为目标的活动课程        
“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都是核心素养内重要的内容,此活板块的课程以探索人文底蕴为手段,引导参与者探索中华文化的情怀、价值,从而发现和感知中华文化独特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具备审美情趣的社区居民,从而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文化自信的青少年和家长。具体的活动主要有:中秋、端午文化传承活动、写春联活动、慰问老人活动、面谱制作活动、扎染制作活动、公仔纸制作活动、集邮活动、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参观社区文化设施活动、绘制社区文化墙活动。        
4         结语        
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青少年校园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丰富其课余生活、拓宽知识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课程的作用,扩大社区教育的效果,加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步伐,培养出更多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九部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Z].        
[2] 人民日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8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R].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