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黎明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摘 要:依托自身行业优势,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公路建设生产实践活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中职道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道桥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性
工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就是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具体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由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出发,逐步梳理出专业课程,再经过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完整工作过程中学习,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基础上,汲取
其理念精髓,开拓思路,并加以本土化吸收与改造;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结合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 ,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是在保证专业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
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对知识进行解构与重构;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合理地序化和衔接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吸收。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
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 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一)岗位(群)分析
本校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中铁、中交、省内各市政施工企业、监理企业走访调研及交流合作,将本专业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献身精神、团队意识,能适应公路与桥梁建设及管理需求,适应施工生产、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有施工员、监理员、试验检测员、测量员、预算员。
(二)总结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行动能力
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与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交流等方式,对本专业主要就业企业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同时对每一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归纳其子任务。
(三)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通过对施工员、监理员、试验检测员、测量员、
预算员等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将在职业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对子任务进行教学归纳,确定专业的教育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进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式和评价模式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的完成,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离散的专业知识点,不断获取职业行动能力。
这样,我们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兼顾知识衔接、能力递进的教育规律,形成了基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每一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论、设计思路、目标、内容和课程实
施建议等方面的标准。其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过程,创设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评价要以多样化为特征,兼顾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兼顾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以职业资格为依据,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根本,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资条件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关键。将传统的理论教师与
传统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互补,通过进入企业施工现场进修、定期技能培训等途径,使之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实践能力,不仅能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还能够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
(三)深化校企合作
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本着“开放性、共享性、互赢性”的原则,建设
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深度融合,才能为中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与技术支持,实现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和谐统一。
(四)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我们的教学基本建设任务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
才的基本保障。要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开展教材的建设,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理念先进、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新型教材,尤其是学习领域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知识体系。要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四、 结 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符合职
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必将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能适应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学荣. 中职道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