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林娟娟
[导读] 以往,在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课本教材,再加上教师个人知识和经验积累,知识面较为局限。
        林娟娟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外国语小学
        摘要:以往,在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课本教材,再加上教师个人知识和经验积累,知识面较为局限。而如今,有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学资源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教学内容也不再拘泥于图片资料、课本知识,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检索,可以找到学习网站、学习资料以及学习影像等,并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网课能够随时采用真实例子讲解教学内容,也能给小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小学生逐渐形成健康、乐观和积极的心理。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统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比较滞后的原因,很多教师不能做到正确地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教育理念滞后,使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而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多数学生生活条件好、年龄小,根本没有什么烦恼,导致很多小学生许多心理问题而得不到及时地解决。这与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单一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教育体系单一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国家提倡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误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科普教育,进而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没有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是单一地向全年级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缺乏教育目标、计划,可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单一,需要进一步改善,才能有效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重要地位,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教育形式较单一和传统,缺乏灵活变通性,使教育发展脚步缓慢,所以难以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无法满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需求。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网课教学理念有所冲突,导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太陈旧,而现在的小学生能够形成超前的思想和情感,导致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可见,传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中,若想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现代心理教育理念相融合,采取家庭相互沟通或者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机制,引导学生探索内心的世界,并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

教师应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并学习线上心理教育的技能,为家长和学生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学生及其家长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状况,这时教师不可懈怠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线上心理课堂,引导学生及其家长客观认识以及疏导不良情绪,每周播出1次家庭教育课堂,并提供咨询服务。
        (二)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较为繁琐的,既要对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又要系统、规范地策划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小学生构建一个适切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师可通过网站的建立实现健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设计教育目标、方法、步骤等,以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因此,教师构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为学生提供虚拟的网络咨询服务,在不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培养其健康、良好的心理行为。
        首先,教师要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建立心理网站,并根据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的内容,还有小学生实际心理状况,编写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章,并发表于网站中,也可采取漫画或小故事的方式阐述小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指导学生可以登录心理网站查阅,在学生观看故事的同时,对其内心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可制作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上传至网站中,让学生在网站中完成心理健康测试,教师可以此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另外,还可以借助调查问卷实现与学生间接交流,而学生也能结合自己测试情况向教师提出疑问和寻求帮助;根据学生测试结果,教师应选择正确的辅导方法,开展对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最后,在网络中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平台、设计留言板,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创设咨询平台,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相应的留言板上写下自己的烦恼,以实现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目标。教师看到留言板内容后,无须在意留言者是谁,只需在留言板中写下开导性语言和建议,让学生登录网站后可以看到。这既能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三)建立家长联络机制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长与社会三者之间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在学校中教师负责对学生正确心理引导,让其学会明辨是非,明确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会引导孩子正确思考问题,而在“疫情”期间,学生与父母接触时间增加,这也意味着父母的行为、思想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因此,教师需要建立小学生家长联络机制,在每周固定时间联系学生家长,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上网情况还有双方交流沟通情况,同时用线上培训方式让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指导家长学会尊重、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构建平等、融洽的亲子关系。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开放性和真实性,通过创新心理教育理念、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家长联络机制,让学生不断了解真实的自我,使学生情绪得到宣泄,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
        参考文献
        [1]朱上国.如何创建基于网络空间的德育教育模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09).
        [2]黄健华.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