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妙甜
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初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0870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在为初中生传授知识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的意识,引导学生们对数学知识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提升学生开展学习合作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积极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合作;探究能力
引言:在讲述数学知识时,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问题情境创建的优势,引导学生思考有效的数学问题,建立起反问的意识,更加深入地对问题本质进行研究,帮助学生一同进行探究性的数学活动,对课题内容进行完善,这有助于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为学习素养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数学问题情境概述
数学问题情境需要围绕数学知识与问题进行创设,借助创建出和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内容等相关性比较强的问题氛围与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对知识开展深入的学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的教学过程需要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学生的生活与其现在形成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点,创造出有意义同时有趣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们能够主动观察事物,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假设,并且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猜想,在对其猜想进行验证等,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财富,并且对问题解决方式予以掌握,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所帮助。数学问题情境涵盖着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大部分知识,也能够体现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水平,将生活中的元素作为关键性题材向学生们进行展示,促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在整个过程中,抽象化程度比较高的数学知识能够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展示,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精华。
在充满问题的氛围与环境背景下,学生不仅仅会借助大脑开展思考活动,对问题进行解决,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参考,倾听别人的发言,进而对数学问题开展深入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讲将会是一笔财富,也是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基础。合作探究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益。
二、问题情境创设
为了对学生自身素养与技能水平进行提高,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问题情境进行创建,引导学生们在生活化、开放性以及活动化的教学情境当中对数学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积极和周围同学开展合作,对数学知识背后的奥妙进行探究,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生活问题情境
如今,数学教材需要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教材的生活化程度需要提升,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需要把“问题情境”变得更加生活化,数学知识需要贴近生活与教材,这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创设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呢,具体如下:
比如,某一商场计划对新型商品进行采购,相关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月初对产品进行出售,其利润率为13%,再利用回本以及所产生的利润对其他类型的产品进行投资,月末整体获利可以达到9%。但是,假设在月末对新型的商品进行出售,获利率为20%,然而需要额外支出800元的仓储费用,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商场资金的使用状况,选择获利最多的方式?对于此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会最先想到函数,其实也可以借助一般的形式对其进行解决,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先进行分组讨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之后不同组别派出代表人员对相应的方案进行汇总。
这样可以为学生们创造出生活化且具体化的学习场景,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能够更好地借助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开放的问题情境
在分析近些年的中考数学题目之后可知,开放性题目所占比重逐渐提升,此时需要学生具备更缜密的开放性思维。场景越开放,学生能够进行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就越多,再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合作的深入程度,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缜密性,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与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在新的教学系统当中,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是学生有效深入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
比如一家商场计划利用8万元的资金购入45台电视机,厂家的电视机分为三个不同的型号,每个型号的电视机价格存在差异,分别是:A电视机1300元,B电视机2000元,C电视机2300元。在这一场景背景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第一,若是商场对上述电视机当中的两种类型进行购入,数量为45台,请列出商场进货的方案;第二,如果商场销售一台A、B、C类型的电视机所能够获得的利润分别为150元、200元与250元,需要选择上述方案的哪一种;第三,如果商场借助现在的资金购入3种不同类型的电视机,数量不变,该如何设计进货的方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进行解决时,学生会选择自主探究的方式,从而更容易进入深度思考,和同学或者教师一同进行交流与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学会联想和类比,对学生自身创新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3.活动化的问题情境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会发现若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者体验过一些场景,学生会对这类事物产生更清晰的认知。所以,在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问题情境自身的活动化程度,促使学生能够深入融入问题,借助具体的活动来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解决。
比如,学生童年时接触最多的游戏之一为“石头、剪子、布”,在进行这一游戏的过程中,A、B两个人会选择做出“石头、剪子、布”的动作,游戏的规则为“石头”胜“剪子”,“剪子”胜“布”,“布”胜“石头”,同样的手势不分胜负,比赛可以继续进行。若是两个人进行比赛,那么不分胜负状况出现的概率为多少?又比如说两个人玩骰子,骰子为六面,那么两个人摇到的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多大呢?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实践操作,主动进行实验,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将自己置身于问题情境当中,不断实验和合作,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不能出现部分学生参与部分学生保持不动的情况,这样将会加大程度降低活动的价值,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身的合作与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在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情境与学生自身的匹配性以及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其价值与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这样能更好的解决数学教学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这对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和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8):112+114.
[2]蒙世远.将问题情境创设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方式探讨[J].才智,2020(18):25.
[3]宋雪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7):141.
[4]张前英.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才智,20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