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研究性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一问题来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通过将其运用到中职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该教学模式可以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本文将对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实现充分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模式;中职语文;应用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就要确定研究的内容,而教师则要做好指导工作确保所以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进而使得学生在实现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思维的锻炼以及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研究性教学凭借其具有对实践要求较高的特点在教育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而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利用也是必然的趋势[1]。
一、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能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探究进而实现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过程并摒弃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高的自由度,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实现探究活动的开展,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进而使得教学活动的效率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实现教学的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可以选择的研究问题较多,而且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所以在进行研究项目的教学时教师要实现课堂开放性的体现,并且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也会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拓展,进而实现学生视野的扩展[2]。
(三)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提出其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且在中职的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往往有着较高的实践要求,而研究性教学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并有效实现知识的运用,从而更好的达到中职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提出问题
教师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选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时要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并且还要选择对在促进文章理解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并且具有较高意义的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探讨。而教师首先则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选择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相应问题,而且教师在问题的设置时要尽量具体如果问题太过宽泛,往往会使得学生对研究的方向存在疑问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进行《雷雨》这一内容的研究学习时,问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是真正的感情吗?四凤自杀的原因是什么?鲁侍萍本可以阻止四凤去周朴园家,为什么不阻止?周冲为什么成为了整个剧中的牺牲品?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进行分层探讨,就可以逐步加对文章的理解。
(二)分析问题
研究性教学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分析这一环节的引导时要让学生处于探究环节中的中心地位。在进行问题分析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将学生划分为人数相同的小组让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一定的讨论,而且在问题分析的过程设置上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在课前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而根据资料来自主思考进行问题的解答,而且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进行一定的讨论,并在最终得到共同的答案[3]。例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杜十娘”和“琵琶女”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为了使得讨论进行的更加充分教师可以将全部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对一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命运等进行总结,接下来则将两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全面的结论。此外,教师还要对结果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
(三)总结升华
在研究性教学中虽然研究成果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进行问题探索的过程,所以当研究性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评价,并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定的归纳,进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使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参与到更具有主体性的教学活动中,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思维上的启发以及知识的拓展,与此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进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度,而在进行语文的学习时可以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加轻松的记忆以及背诵[4]。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讨论往往就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研究出一定的成果时学生往往会感到愉悦,进而就可以促使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得到一定的激发。
(三)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产生了改变,但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却有所提高,在进行问题的研究时学生们往往会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引导时也会面对更多的挑战,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推动问题研究的进程。
总结: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为了使得学生能够不断的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那么教师就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为研究性教学模式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打下一定的基础,最终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阳小华,张曼.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内蕴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展现[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22-24.
[2]吴楠楠.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构建探究[J].考试周刊,2019(94):57+99.
[3]赵润孝.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10):70-71.
[4]陈芳,王涤菲,孙景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黑河学刊,2018(0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