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
火箭军士官学校 山东潍坊 262500
摘要:研讨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德国,被引入国内后经过多次的改革与实践,成为了我国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研讨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增长。笔者利用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浅谈一下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引言:通过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知识理论的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结合集中讨论和研讨讲评的环节,令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为了使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师应从课程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对研讨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通过跟踪检查、课堂讨论和布置任务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以课本内容为主,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集中讨论和总结点评,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得到较好的提升。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起到较好的巩固作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能力更强,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实力解决相关的问题。既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格独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帮助[1]。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做足准备工作
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时,教师应先做足准备工作,确保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使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目标、选定研讨主题、准备研讨资料三个环节。从课本内容出发,参考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具体特点,完成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得到显著提升[2]。在选择研讨主题时,不仅要着重注意研讨主题的适应性,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还要关注研讨主题的扩展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而相关资料的选择,在整个准备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围绕研讨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严格筛选,还要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使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有序[3]。
(二)合理布置任务
开展研讨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利用布置任务的方式,通过发布研讨方案、提示背景问题、明确分组方式和提出教学要求四个环节,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该教学方法之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在发布研讨方案的环节中,教师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将内容告知给每个学生。还应通过研讨主题的背景,明确具体的中心问题,并向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为研讨活动的开展做足铺垫工作。对学生的合理分组,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合理的人员搭配。并制定每个小组的负责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为后续的报告撰写提供良好的便利[4]。除此之外,教师应对学生查阅资料、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撰写报告等环节,提出合理的教学要求。使研讨式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合理规范。
(三)开展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课堂讨论的前提,也是研讨式教学法的一大特点。自主探究是指通过学生的努力,根据教师制定的研讨主题,进行资料查找、提交发言提纲和撰写报告的整体过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按照人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独自成文和小组集智成文两种。个人独自成文,是指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一系列的流程。而小组集智成文,是指在个人成文的基础上,小组负责人对组内成员的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和观点统一[5]。无论是哪种成文方式,都极大程度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自思考的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跟踪检查指导
为了使研讨式教学的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检查,避免学生因走弯路而耽误更多的时间。并在准备阶段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通过提前浏览发言提纲的方法,对学生所要表达的观点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的引导讨论工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在跟踪检查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注意指导的力度。既不能完全放任学生的行为,又不能把控过严,导致学生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巡视的方式,深入了解不同小组的观点和成文情况。为研讨式教学法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有利的帮助。当教师发现小组之间的观点不同时,应暂时在心里记下,先不发表个人意见。待研讨讲评的环节,再通过单独点评的方式,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开展集体交流
按照组别的不同,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利上台发言,将报告观点公示于众。这种上台发言的方式,既能够增强发言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研讨内容的理解程度。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悉心聆听,令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教师都应保持公正的心态,从内容观点中给予客观评价,避免先入为主的现象发生。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教师在听其发言时,应通过自身的能力对发言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并对内容中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六)研讨讲评总结
在研讨讲评的总结环节,教师需要对之前的发言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对于优异的发言内容,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指正,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并将自身的经验与研讨心得分享给学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结语:通过对研讨式教学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实现全方面的发展。将研讨式教学融入课堂之中,应通过布置任务、自主探究、跟踪检查、集体交流和讲评总结等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习到的知识重点,令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权佳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C].2018年4月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教育科学》编委会,2018.
[2]车谊.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9.
[3]刘秀,陈红军,李静波,竺锡武,金晨钟.研讨式教学法在《农药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49):188-189.
[4]朱高云.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3):18-19.
[5]余云燕.浅谈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