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敏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10000
摘要:人物头像照片写生是艺术高考的主要形式,是素描写生的重要教学内容。文章从观察,起稿、找形,铺大关系和整体调整入手,进行写生要点的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照片人物头像写生;要点
人物头像写生是造形艺术创作的基础,同时它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人物头像照片写生又是如今高等美术院校考试的主要形式,在写生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结构准确的把握,对形体立体空间的营造及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处理,是素描造形训练中的重要课题。那对于刚接触照片学生而言,通过什么训练方法,掌握哪些写生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
首先,作画的最首要的第一点是观察,仔细观察本身就是一种作画态度。会正确观察是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会观察才会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如何看待就如何反映到画面,先观察脸型和头型特点,有的圆润一点,有的消瘦一点,再看头颈肩之间的关系,用眼睛游离于对象的整体轮廓,然后用眼睛在纸上“画”一遍,带着这样的初步印象,拂去细节去看整体,就会发现他们的固有特性和相互联系。很多学生拿着铅笔就迫不及待的在白纸上大干一场,舍不得花上时间去看一眼,往往定下的形非常不尽人意,仍旧要反复修改;即使是手头表现能力非常强的学生,画完后的感觉也似乎总是差个“味”。这说明画照片人物头像的观察,不仅在起稿阶段有着定型,找准构图的作用,而且是保持绘画鲜活感染力的来源。
第二点,起稿和找形,由繁到简也是绘画过程的一般过程,那起稿和找形则是观察之后的组合拳了,也是眼到脑再到手的实时反馈,这时的起稿与先前的慢慢观察要形成反差,在纸上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用大长线快速定拉出眼睛所“画”的轮廓构图,确定头部与肩颈之间的运动趋势。接着将眼所“画”在纸上的内容逐步具体化,还需结合更细致的比较,比如顶部,面部,双侧面,底部的面积之比,进而到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底,鼻底到下颌,侧脸和正面面积之比等等。不同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下,所表现出来的面积之比也就不一样。
正是这些不同的面积差别造就了千千万万不同面孔的人脸,但万变不离其宗,描绘这些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要了解头部的基本比例关系。在正视角度下,头高的一半处是眼睛;眼睛到头顶距离的1/5处是眉毛;眉毛到鼻底的长度等于眉毛到发际线的长度,也等于鼻底到下巴的长度;鼻子到下巴距离的1/2处是下唇缘;耳朵的长度等于眉毛到鼻底的长度。以一个眼长为单位,可以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份,从左侧发际线至右侧,为五只眼;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只眼形的间距,两眼外侧至侧面发际线各为一只眼形的距离各占面部整体宽度1/5的长度。我们要在掌握正面观察头部的基础之上灵活处理其他角度的变化。
角度变化较大的仰视,会造成面部结构及五官形体的变化。首先,头部下巴的部分会被拉长,脑门的高度会随之变短,注意鼻子底线和耳朵上沿的关系;五官整体会呈现出向上弯曲的弧度的趋势;头部五官的位置会提高,耳朵的位置则会相应降低;还有就是下巴底面的面积会加大,转折较清晰,我们也能看得比较清楚。我们在高一点的位置观察人的头部,会出现俯视的效果,我们直观的感觉是脑门变大、变宽了,而下巴却变短、变窄了,感觉头部整个形体向下收进去了。
俯视的角度,我们要注意眉毛和耳朵上沿的空间关系;从侧面俯视观察模特,特别要注意鼻子和耳垂的空间关系,眼睛和下巴的空间关系;俯视角度的半侧面是比较难表现的,我们不仅要注意五官排列向下弧度的特点和趋势,还要格外注意五官之间形体所形成的角度关系,这也是帮助我们检查形体准确与否的客观依据。
这几点的表现形式还是以线为主,并且根据比例和头部结构特点,重点关注形准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发现画面比例的不舒服,不要偷懒,不要怕试错,顺手就改过来,而且要先改后擦,直到逐步接近对象。
第三点,铺大关系,这一点的表现形式就是面,主要是依照明暗关系来处理黑白关系,没有明暗关系的话,是无法进行处理的。
(1)大比例关系解决明暗关系理解好之后,铺大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些学生不大注意这个步骤,而直接进入画面的深入刻画,这样就影响了绘画的进度。素描头像一般为三或四小时,在这样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幅比较深入的素描作业,只有快速处理完成画面的大关系,才会给深入的刻画留有比较充分的时间。
(2)所谓铺大关系是指在一定时间里,在画面上总体的大略的处理写生对象的空间、形体、结构以及黑白灰关系,这个阶段考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适当的用手擦一擦涂的线条以提高进度,到了深入刻画阶段用手擦色调的办法就要十分谨慎了。
第四点,深入刻画,通常就是塑造,塑造什么才是重点,塑造形体结构、空间、质感。
(1)当画面的大关系处理好之后,就进入深入刻画的阶段,它包括通过表象对于人物头像内在骨骼结构关系的处理,以及人物五官细节结构的刻画。
(2)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考生费了很多时间,画面仍然没有深入进去,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人物头骨解剖结构的认识。学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对人物头骨的解剖结构下一些工夫进行研究和理解,你再面对模特的时候,才能够在直观的、生动的感觉中,找到内在的骨骼肌肉的相互联系,当你将这个若隐若现的内在结构不遗余力的刻画的时候,你的素描才真正的深入进去。
(3)深入刻画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对头像五官的具体表现,对头像上面的所有结构名词一个不漏的表现出来。分成部分,每一个部分做好科学衔接,利用好虚实关系和形式语言,或者线面的梳理。画五官不是简单的画眼睛画眉毛,而是要将眼睛眉毛与眼眶骨连接起来画,要表现出长在眼眶骨上面的眉毛和镶嵌在眼眶骨里面呈球体的眼睛;对于鼻子的表现要注意对鼻根、鼻梁、鼻头、鼻翼结构的认识和刻画;画嘴要与下颌骨、嘴轮匝肌联系起来进行表现,不要孤立的画鼻子和嘴的外形。还可以通过临摹一些优秀范画来提高对于五官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点,整体调整,最后要留出一些时间对于画面进行整体收拾,例如头发与整个脸部暗面的关系;眼窝、上眼睑、鼻子的底部、下颌骨的底部的深度够不够;受光面中的灰色调和亮灰色调的把握如何;与开始的观察感受相呼应,少画多看尽可能使之完善。
对比现场素描写生与对照片进行素描写生,后者更接近于画“静”的物体,看似为静的形体,显得容易入手,实则对形体结构和明暗对比要求更高,更增添一层主观能动性因素。坚持科学的训练,联系的眼光去做的话,一定能达到绘画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