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忠
花都区花山镇华侨初级中学 广东广州 510880
摘要:现如今,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塑造学生良好素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与内容。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有效地探究与分析,通过对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认知与掌握,从而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使得学生更好地认知与掌握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帮助农村中学生取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德育;心理健康;关系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部门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校中的很多地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系与照顾,在心理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中学必须要加大对学生德育教育,帮助农村中学生逐渐克服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道德素养与精神品质,推动农村中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学习与生活,促进农村中学生更为全面地成长。
一、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二者都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二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但是可以相互渗透和弥补。只有对德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知与掌握,才能够帮助农村中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推动农村中学生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与成才。下面对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有效地分析与讨论:
1、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区别
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在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从教学方式上来分析,德育教育注重个别交谈方式的有效应用,多是以讨论、报告、讲课、参观、表扬、批评、访问、课堂教学以及其他言传身教等方式的应用。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个别交谈、间接咨询、团体讲座等方式来进行教育,在交谈中重视对学生的沟通、倾听、理解、同情以及情感的宣泄,通过一些较为高效的心理学技术或者方法的有效应用来实现对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结巧解、行为矫正、精神分析以及心理测验等心理学方法来促进农村中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发展。
从教学内容上来分析,德育教育的内容多是以推动社会更好进步、社会更加安定为目标与核心来强化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与培养,重视农村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与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则倾向于学生这个独立的个体,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原因以及特点的了解,如心理障碍、人格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等内容的了解,逐渐对农村中学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帮助学生克服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
在农村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与促进的关系。加强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针对性与有效性得到更好地提升。当前,很多农村中学生在思想与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的认知与准确把握,一些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一些情感失调、认识偏差以及行为过失等道德问题。对农村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更好地融合,减少或者消除一些不良因素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共同推动农村中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得成长,增强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与此同时,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展示出来,让农村中学生更好地认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因素与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矛盾,促进农村中学生逐渐养成良好地性格、气质、意志、情感以及认知,能够逐渐具备排除心理障碍和不良心理的能力与素养。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通过正确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品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而展开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帮助农村中学生树立更加坚强的意志与优秀的道德素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助推,在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农村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方略探究
1、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农村中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的掌握
在运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来拓展农村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教师必须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知与掌握,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多与农村中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与沟通,这样能够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更好地了解,从而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帮助农村中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与道德观。与此同时,在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优化与创新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通过对农村中学当前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掌握,运用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更加柔性的管理模式来实施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中学生的发展更加持续、健康。
2、重视多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统一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能够帮助农村中学生更好地克服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推动农村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与道德观,农村中学以及教师必须要重视多种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结合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来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势与内容,激发农村中学生参与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中体会与感悟不同的德育教育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如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形式来展示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积极教育的内容,创设良好地德育教育环境,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能够得到更好地优化。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的德育教育课程中,由于很多农村中学生患有“情感冷漠症”,无论是对父母、家人、同学还是朋友,都十分的冷漠,有的学生甚至以德报怨、贪得无厌、目无尊长、缺乏集体主义以及爱国主义精神。面对这一现状和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的主题班会,积极、努力地唤醒和召回学生的良知与爱心,经过主题班会的热烈讨论与积极地引导,能够使得农村中学生更加深刻的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真理。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村中学生逐渐建立感恩之心,克服心中的障碍、消除思想与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建立正常、良好地人际关系,从而使得农村中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充满感恩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地道德素养与高尚情操,促进农村中学生心理更加健康、道德品质更加高尚,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统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推动农村中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农村中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培养与促进农村中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得农村中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以更加积极、热情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与学习,推动农村中学生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俐. 德育视角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D]. 2019.16
[2]王鹏飞, 张小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06):1-1.
[3]陈秋萍. 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J]. 好家长, 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