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茜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安徽阜阳 236100
摘要:当前我国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找准其出现的原因并给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必定能够让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总的来说,我们必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持续研究,在第一时间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案,充分体现出汉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让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探索
引言
中职学校通过汉语言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其他专业的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1人文素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新时期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国家内部的人才竞争,因此一个全面的人才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是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从小进行的素质教育,以及在应试氛围中建立的全方位发展能力。在语文教学阶段的教育要重视阅读和写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和优势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做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阶段具备社会人才竞争所要求的必备能力[1]。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人文应用型人才时,受到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制定课程大纲上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仍然采取原始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确立明确的培养发展目标,教学方式也没有创新,这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同时,通过数据调查分析,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文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从某一职业出发,规划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完善知识技能,对学生实施一系列的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施培养计划时,没有整合教育课程,对实践教学环节没有深入的研究,产学研没有高度融合,学生的专业水平没有切实提高 [2]。
3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方式
3.1提高创新意识
首先,要抛弃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再让老师向学生灌注知识,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其次,如果不改变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受制于传统方式。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在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迸发思维,不断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以此,便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增加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利用教材文本,以德育人
中职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爱好文学、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中职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独特的气质修养。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这些教材文本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还能够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汉语言文学中重要的教学文本——《论语》,很多中职院校都会选择这一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要抓住《论语》中的教育意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让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论语》,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3.3创设教学情境,以景化人
在中职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职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参差不齐,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切体验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讲到中国古诗词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朗诵会,利用《朗读者》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鼓励每个学生进行古诗词才艺展示,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绪,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4]。
3.4培养发散思维
要想培养一定的创造力就要有良好的发散思维。思维的不断发散带来的就是无限的创造力的源泉。而发散思维的培养又来自老师的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各抒己见,不局限于一种答案,同时要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大家大胆说出来,锻炼发展性思维的作用。发散思维的养成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是培养发散思维的优良载体,在同一首诗歌或词赋中,不同学生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将这些结合起来,由教师引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解剖深入分析,不但更加透彻地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也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领略到人文素养的建构[5]。
3.5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步学习汉语言文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了解专业发展的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高校需要建立系统的实习平台,定期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现代化的教育形势下,高校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教学方式,与各大企业建立联合机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比如,学校可以下发专门的“人才培养条例”,教师需要深入的研究与解读,先带领学生观看各大公司的“文秘、宣传、新闻”等部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工作流程。之后,院校再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线城市企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同时,高校可以本校的行政部门为实习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解政治审核工作内容,加强专业能力。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学校可以设立实验教学室,聘请著名的讲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大资格证书的考试,增加学习经验。针对实训学生,院校会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检测学生在实训阶段的学习效果,切实保障学生的专业发展[6]。
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是中职院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专业类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合了人文性与实用性,通过专业化课程来传递人文知识,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培养的都是人文型人才,掌握着多种类型知识,但是自身缺乏一定的实践应用性,这也是中职院校教育的主流趋势,院校要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布置系统化的教学实践策略,有计划性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献敏.浅论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53-54.
[2] 杨玉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80-81.
[3] 冉鸿奕,黄海真.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中的重要性研究[J].长江丛刊,2017(12):56-56.
[4] 童京华.中职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作用[J].科学咨询,2018(10):51-51.
[5] 梅金兰.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 考试周刊,2017,(22):171-172.
[6] 张瑞华.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 科学与财富,2014,(1):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