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   作者:王安静
[导读] 在新时期和新的课改背景下,社会和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王安静
        重庆市大足区双路幼儿园   400900
        摘要:在新时期和新的课改背景下,社会和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升级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的展需求。本文以幼教专业的培养为例,浅析如何从生源角度着手,培养更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
        关键词:幼儿教育;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目前我国幼教主要来源于国内大、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输送的人才,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学、中专毕业生。就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而言,大专院校的幼教专业人才培养有更大的空间去提升培养水平。包括从学校课程改革、学生自身提升、增设职业培训等方面入手。
一、推进幼教专业课程改革
        幼教专业的课程一般包括两大类:专业知识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是指能够满足幼儿学前阶段对说话、读写、算数、艺术等基本能力学习需求的知识。这些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课以及文化课。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今,幼儿教育资源紧缺,幼儿的心智和发展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如果仅仅将幼教培养的课程停留在这些层面上,幼儿园完全有可能被琳琅满目的课外补习班、兴趣班所取代。因此,如何在学前教育中保持课程的特色性和不可取代性,是推进幼教队伍提升的关键。
        幼教培养课程应当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坚持“传统”与“特色”相结合。如,在幼教生专业培养的必修课程基础之上,可适当增设选修课,让选修课作为学生兴趣方向的二度学习和深度拓展的平台。这样一来,幼教老师也可以在学习中达到“术业有专攻”的水准,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才不至于被高要求的职业准入门槛所拦住。即,课程设置既要全面广撒网,也要重点培养一到两项学生的特殊技能。而坚持“传统”与“特色”则需要幼教生所在专业进行针对性地设置,例如,将当地的名人名事、文化风俗进行二次转写,编成地方院校的特色教程,借助此类课程来全面提升幼教生的文化素养。如,地处湖南的幼教生可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把湖南的革命圣地气息融入到幼教课程当中,从而为日后的幼儿教育奠定爱国情怀的基础。
二、幼教生主动自拓展专业素养
        幼教专业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容易被未来职业中所要面临的对象“幼儿”二字所迷惑。不少幼教生习惯性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简简单单地教教小孩子唱首歌、跳个舞,带他们玩玩游戏,而忽视了对自己专业基本功的学习。

实际上,根据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幼儿教师应当以专业为本,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树立终身学习的自我发展理念。幼儿教师承担着对幼儿的保育工作。根据《青少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3—6岁儿童的保育目标,包括健康的身心状态、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要具备听说能力,激发儿童的读写欲望,要养成乐于人际交往的性格等,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面对未来种种高标准的职业要求,有些学生尚未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经过三年的培养,有的学生能迅速适应,而有的人走上工作岗位时可能跟刚入学时并无二样,在尚未具备应有的专业和职业素养的情况下,很容易面临职业风险,引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因此,幼教生要十分重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修炼,同时要掌握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具体而言,幼教专业学生应当始终保持好学、爱学的心态,广泛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幼儿教学做好准备;要积极参加各种幼儿师范生技能比赛,在一次次地模拟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重视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能否将专业知识较好地转化为职业实践能力,也是体现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在具备了基本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以后,还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当下,有不少学前教育机构,对幼教的实践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反,很多幼儿园为了所谓的“师资人才率”而只注重教师的学历,只要是高学历的应聘者,不管其有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就予以录取。如此一来,师资队伍的职业技能水准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将来在学前教育上也暴露出诸多弊病。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社会各方都需做出相应的改观。大专院校、职业院校都应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幼儿教师搭建广泛的实践技能和继续教育平台,此外,要根据实际人才需求,制定科学的实习计划,鼓励幼教生积极参与到基层教学实践当中,并及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总之,过硬的职业素养是幼教生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基本前提。岗前、岗中培训都应适时开展,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社会多方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在国家政策保障的前提之下,学习探索改革幼教生培养方案、学生自身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社会为幼教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实践平台,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幼教师资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燕.职业院校幼师生专业素养培养策略浅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113-114.
[2]林艺凤.提升幼教学生专业素养的路径——基于第二课堂的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4):49-50.
[3]陈艳.新时期幼教师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