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   作者:何贵霖
[导读] 近年来课程创新改革逐渐深入高中课堂的教学中,诸多课程教学的弊端愈发显著,尤其是物理学科的教学
        何贵霖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  563000
        摘要:近年来课程创新改革逐渐深入高中课堂的教学中,诸多课程教学的弊端愈发显著,尤其是物理学科的教学。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以解释基本的物理现象、分析其原理以及应用的领域范围为主。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于课堂之中,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故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字: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物理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物理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从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来看,充分理解教学改革必要性并探究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1.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理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着一定的难度,考查学生的逻辑能力,考验教师的授课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上看,课堂的氛围枯燥、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目标单一等都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氛围枯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灌输式教育”。目前的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为主导,而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导致学生不能主动思考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1.2课程教学质量低下
        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只是以教材为主来应付考试。把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部分学校几乎不存在实验教学的环节。
        高中物理教学的部分知识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不能把教材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通过生动的讲解来吸引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1.3教案教学对授课的局限
        现今大部分高校让教师通过制定教案教学,在教案上不仅要写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等内容,甚至还要写出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弱化了教师对物理这门课程的思考,还会导致学生在物理课程上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方案
2.1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近年来,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被应用于物理教学中。但是由于没有实际具体的落实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怎样实行,反而导致学生们既不能进行自主思考探究,又浪费了教学时间。
        本文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同时有了竞争,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弹力”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自学和组内讨论的方式,找到弹簧分别受到压缩和拉伸的运动规律,以及当速度达到最大时的长度相对弹簧原长长度大小的计算方法、运动速度为零时弹簧相较于原长的计算方法等。在讨论过程中,由学习较好的学生为相对较弱的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习较好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最后由教师考察组内谈论的情况,并对每一小组提出问题,不足的地方由教师补充,并且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展,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一知识。
        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互助、师生交流的方式学习、理解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课程教学效率。
2.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2.2.1营造轻松的氛围
        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容易去主动接受知识,如果一直是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会产生压迫感,甚至会厌烦学习。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现实的例子或者实际场景,结合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例如“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这类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上抛或平抛粉笔,而使学生了解这种运动的运动曲线和某一点的运动状态。
2.2.2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部分高中进行的物理实验中,许多教师只是讲解实验中所用的理论知识,或者只是教师为学生做示范,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然而,学习物理只有通过做实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物理这一学科的奥妙之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的理解。例如,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当的调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如何读数等问题,分小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内分工合作,有人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有人读电压表示数,有人读电流表示数,有人记录数据等。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分工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物理这一学科,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为将来的物理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应当重视分组合作、教学氛围和实验教学这几种方式的教学,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毅飞.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2):56-57.
[2]王志华.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3):62-63.
[3]杨娜.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魅力中国,2020,(15):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