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   作者:陈美玲
[导读] 分析现有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出现的大致问题,既是未能把数学理论知识和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
        陈美玲
        广州市白云区培英实验小学
        摘要:分析现有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出现的大致问题,既是未能把数学理论知识和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先是针对现在小学阶段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情况和出现的主要问题开展了探究,接着,讨论了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然后,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用数学超市实践性作业作为案例来讨论实际性作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策略,以期能给同行给予一些借鉴。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生活化;运用;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认知能力的重要阶段,孩子们大多数思维方式都是形象思维,可数学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为了提升孩子们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必要把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孩子们的整体发展。
        一、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现状
        好多孩子家长和我说:“小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了,但他们在计算方面屡屡犯错,遇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没能力解决。”曾经有个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一支钢笔5元,买4支要多少钱?”,其不知道要怎样列式,我就问他:“你去小卖店买冰淇淋,一个5元,你买了4个,花了多少钱啊?”,他不加思索地回答:20元。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思维中,数学是数学,生活是生活,是脱节的,两者之间没有联系起来。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孩子们学习了这部分数学内容后可以阶决哪些问题?我们如何才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独立运算的能力?怎样引导孩子们养成独立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的意义及作用
        1. 内涵分析
        生活化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指的是选择生活化材料来开展教学,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本来比较抽象的数学理论能以直接、全面、易于理解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让小孩子的学习水平可以有较大地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它有下面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未有规定的教学方式,尽管这样一来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也可以让老师进行多样性的教学;二是,教学任务与小孩子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可以利用熟悉的具体实例来促进对数学理论的认知。
        2. 积极作用
        第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证孩子学习效果和水平的前提;第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可以促进小孩子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在原来的教学方式里,大部分老师通常运用“填鸭”式教学,数学知识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从而造成小孩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把“理论传授”的过程变成为了“理论生成”,可以自然地提升了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第三,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孩子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次数显著增加,如此对教学活动氛围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性。
        三、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的实践案例
        1. “数学超市”主题
        笔者在小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的认知,开展了贯穿一个学期的“数学超市”这一系列的活动课。一方面在日常中奖励孩子们人民币教具,另一方面在学期末组织课堂超市进行购物游戏。
        活动目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而孩子们对买和卖东西十分有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自己使用的学习用品有了初步认识;利用买东西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开展整理写出计算式子。让孩子们可以自觉、大胆地表达自身的看法。


        活动准备:教师购买了小孩子使用的人民币教具,且加盖教学特殊印戳。安排孩子们由家中带一些玩具并标注价格;让孩子们事先前准备好要买东西的清单。
        2. 数学超市实践性作业实施流程
        (1)儿童人民币教具分发
        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时,笔者就一改原有的奖励措施,事先在网上买了一批儿童人民币教具,每张都事先盖好老师的专用印章。根据孩子们一周的表现情况奖励学习版人民币,具体规则是:每周5天下来表现好的去组长那里奖励一张5元的学习纸币;有4天表现好4元。下一周再获得一张五元,满两个5元换一个10元。就这样一直换一下去。这样学生就自主认识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兑换方法。每个学生也都积攒了一些儿童人民币。
        (2)期末数学课堂超市
        学期尾,笔者让学生们从家里带一些自己的玩具,并标好价格,放在一起,让孩子们用获得的奖励教学币来购物,并写出自己的购物清单。
        1、老师:本学期我们每个同学都获得了很多奖励,现在大家都来数数自己总共有多少钱?
        2、老师:同学们数完自己有多少钱后,可以根据我们的“数学超市”大家玩具的标价,设计自己的购物清单,每个同学按照自己具体的钱数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且记录下来,并用计算式列出所买学习用品的情况。
        3.老师:让孩子们谈谈他们所买东西列出的式子的含义。 ①规定孩子们所买的东西中一定要有学习用品和水果等。与此同时,也可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且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激励孩子将重复、没必要的玩具退回原处,且另外取一些孩子们都认为有必要的学习用品。②用相同的钱数,比一比哪个孩子买了更多的东西,或买到较好的东西,购买后对孩子们的活动行为开展评比,适当进行奖励。
        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们开展小组讨论,让所有孩子讲讲各自买到哪些东西以及每样的价钱。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人民币中的元、角、分,也了解到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还学习了如何转换,并真实地感知到数学理论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里,并且,让孩子们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实用的,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4、购物活动后,创设“理货员”的岗位,并让小朋友把超市的物品按类整理。教师:同学们,现在每人都买了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与水果,下面让自己来做一个理货员吧,如何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这时,小朋友都兴高采烈,愿意一试。教师让某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开展分类,当这个孩子将奥特曼、气球和火龙果、小蜜橘分别放到两个框子里时,小朋友们慷慨地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饰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此可能会是一个新的飞跃。
        3. 数学超市实践性作业实施效果分析
        孩子们十分喜欢设计的数学超市购物活动,学生学习和了解人民币之间的交换,终于解决人民币相关的问题。这样一来,问题解决在本单位教学中有效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关键点和教学困难就可以轻松解决。经过一学期连续不断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怎样购买东西和找零是不是正确。这种实践性的作业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很喜欢,老师也教得轻松有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把生活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较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全面实践能力,这样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把孩子培育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陈京亮.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6):243-243.
[2]王周伦.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明日, 2019(34):0259-0259.
[3]吴兰兰. 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如何开展——从情境图出发[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1):13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