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分享美德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6期   作者:王元春
[导读] 现代社会,大体都形成了一种“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状,家长对孩子万般宠爱,这就可能会导致孩子从小就自私自利,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王元春
        望谟县王母幼儿园  贵州省 黔西南 552300
        摘要:现代社会,大体都形成了一种“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状,家长对孩子万般宠爱,这就可能会导致孩子从小就自私自利,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校的学前教育都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将通过介绍分享行为习惯的好处和重要性,分析特点,阐述相应有效培育的方法,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乐于与人分享的好习惯。
        关键词:家园共育、好处、幼儿、分享习惯
一、引言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伴随人一生,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同时,会使人终生受益。从某种程度上讲,分享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人品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说,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的责任不仅仅是让他们快乐幸福长大,更是要注重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分享行为习惯就是其中之一。让幼儿从小明白分享,愿意与别人共享 自己的东西会让他们交到更多的朋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养成分享的好习惯的好处及意义
        1.有利于幼儿获得快乐。分享玩具可以一起玩耍,分享零食可以一起享用,分享笑话可以一起哈哈大笑。总之,分享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快乐,对于幼儿自身的发展也是增添了许多乐趣。
        2. 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找到适合的玩伴,很快建立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当幼儿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时,给别人带来快乐,让别人开心感激,无形之中,幼儿之间就产生了好感,增加了幼儿间交流的机会,当下一次你有好玩东西的时候,被分享者就会愿意和你一块你,回馈你的分享。就这样,在彼此的分享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让彼此之间更加更加优秀。
        3.学会分享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与人分享时,不仅仅是玩具或者零食的给予,更多的是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无形之中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他们与伙伴之间分享自己的小故事、与父母的小经历,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促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性格越来越开朗。
        4.有利于减少幼儿间的争吵和斗殴。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所有的爱和关心全部给予唯一的孩子,再加上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不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于是他们会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只喜欢一味的接受别人的东西,而不懂得分享,到了学校可能就会觉得东西都是自己的,孩童之间就会增加争吵甚至动手的严重后果。那么,如果大家都乐于分享,幼儿间就可以达到和睦相处,一起玩耍,降低发生争吵的可能性。


三、幼儿分享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
        1.盲目性。在家中孩子如果看父母之间分享事情、食物,他们可能就会模仿父母将自己的东西给父母吃,但是父母为了孩子可以多吃一点,就会婉言拒绝,说“这是爸爸妈妈买给你的,你一个人吃”等话语,幼儿就可能就会产生“这就是我的东西,别人不能碰的”错误观点。到了学校,教师让孩子间相互分享,幼儿心里产生矛盾,就算去和别人分享,也只是盲目的跟随,不明白分享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长期性。众所周知,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坏习惯的养成可能只需要几天。所以,想要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分享的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密切配合,将教师的教育和家长的引导相结合,这样时间一长,幼儿自然而然就会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总之,只有准确分析出特点,才可以想好对策,快速培养孩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四、幼儿养成分享好习惯的方法
        1.发挥榜样力量,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善于模仿,在家中父母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时教师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为孩子养成分享行为习惯创设情境,有意无意的在幼儿面前展示出分享行为,当察觉到幼儿也有这种分享意识时,父母和教师都要积极的、快速的进行引导并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进行强化,使孩子可以充分肯定自己的这一举动是正确的,以后也就愿意表现出分享,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家校互相配合,强化分享行为习惯
        孩子的分享习惯想要养成就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的结果。家校之间只有建起牢不可破的桥梁,才能让孩子健康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孩子分享习惯养成的目的。在学校,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分享教育,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分享习惯的要求和引导。之后,组织适合幼儿的分享实践活动或者小游戏。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召开以“家校共育,促进幼儿养成分享好习惯”为主题的家长会,会上教师和家长积极沟通交流,采集家长的看法和意见,教师针对幼儿在校的实际情况向家长提出一些有用的教育方法,家长对于孩子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孩子的引导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强化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
        总结:习惯是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却蕴含着影响人类终生的巨大力量。因此,一定要从小就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那么帮助孩子养成分享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教师联手,共同为培养幼儿分享的良好行为习惯作努力,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孩子以后的辉煌人生保驾护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