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脱磷工艺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正府 邹延 刘飞
[导读] 摘要:适当的磷可以提升钢的强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钢种都是有害元素,磷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材的塑性、焊接性以及冲击韧性。
        柳钢转炉炼钢厂  广西柳州  545002
        摘要:适当的磷可以提升钢的强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钢种都是有害元素,磷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材的塑性、焊接性以及冲击韧性。研究表明磷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发生偏析现象比较集中地聚集在晶界处,导致较低温度下钢材性能变脆,通常成为“冷脆”现象。磷含量对钢铁的影响极大,即使很少量的磷(0.01%)也会导致钢材的低温脆性。因此对于普通的钢种磷含量要求在0.04%以内,在低温环境下应用的钢种要求含磷低到0.003%以下,如严寒地区的钻井平台、船舶、轨道、钢结构承重件、液化气管道等。脱磷反应是转炉炼钢过程重要的物理化学反应,也是转炉炼钢的基本任务之一。结合实践进行说明脱磷过程注意事项。
        关键词:转炉炼;钢脱磷;工艺
        1转炉炼钢脱磷原理与条件
        1.1转炉炼钢脱磷原理
        转炉吹炼过程铁水中的磷被氧化生成P2O5进入炉渣中,P2O5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炉渣中的碱性氧化物FeO、CaO、MnO、MgO等生成磷酸盐化合物,更稳定的存在渣中,随炉渣一起除掉。炉渣碱度较低时磷多以磷酸铁(3FeO•P2O5)的形式存在,炉渣碱度较高时磷多以磷酸钙(3CaO•P2O5或4CaO•P2O5)的形式存在。
        1.1.1磷的氧化反应
        磷的氧化反应在钢—渣界面上进行,反应方程式一般有2种:
        4/5[P]+2[O]=2/5(P2O5)
        标准吉布斯能△Gθ=-384953+170.24T(J/mol)。
        或者:4/5[P]+2(FeO)=2/5(P2O5)+2Fe(l)
        标准吉布斯能△Gθ=-142944+65.48T(J/mol)。
        1.1.2P2O5在炉渣中的固定
        氧化生成的P2O5如要在渣中稳定存于炉渣中,必须与炉渣中的CaO等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盐化合物3CaO•P2O5或4CaO•P2O5,反应方程式为:2[P]+5[O]+3(CaO)=(3CaO•P2O5)标准吉布斯能△Gθ=-1486160+6360T。
        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在于磷的氧化进入渣中和转化为稳定的磷酸盐,脱磷速度主要取决于钢—渣界面磷的氧化反应。
        1.2转炉炼钢脱磷的基本条件
        根据转炉炼钢脱磷的反应方程式,结合炼钢实际生产可知,脱磷效果与转炉铁水中的氧量、炉渣碱度和温度有关,归纳脱磷的基本条件如下:
        (1)磷在炉渣中的固定是脱磷的重要环节,P2O5一定要与渣中的CaO等碱性氧化物结合才能稳定存在炉渣中,因此可以说CaO是含磷产物的稳定剂,炉渣碱度越高越有利于脱磷。
        (2)脱磷的量主要与磷的氧化反应有关,钢液中的[O]含量以及炉渣中的(FeO)都是脱磷反应的氧化剂,增加[O]、(FeO)含量都有利于脱磷。研究表明炉渣碱度2.5~3.0和(FeO)15%~20%条件,磷在炉渣中分配比最大,脱磷效果最好。
        (3)炉渣量大可以稀释磷酸盐的浓度,促进P2O5与CaO充分反应并正向进行,达到更好的脱磷效果,但炉渣量过大不利吹氧入钢水和热传递。为达到更好的脱磷效果兼顾炼钢质量,先将前期脱磷的炉渣先从转炉倒出,再次造渣以加强脱磷效果。
        (4)脱磷反应是强放热化学反应,低温有利于脱磷反应正向进行,温度过高则会逆向进行产生“回磷”现象。但是低温下石灰熔化不良,转炉渣的黏度增大会导致脱磷效果变差,粘度过大的泡沫渣但同样不利于脱磷。
        1.3转炉脱磷注意事项
        转炉炼钢脱磷的条件综合起来简称“三高一低”,即“高碱度、高FeO量、大渣量、低温”,转炉炼钢基本上可以完成80%以上的脱磷任务。脱磷反应基本上都是在转炉炼钢前期进行的,该条件下更容易实现脱磷。

实际炼钢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高磷不合格的钢水,主要是因为转炉炼钢后期温度过高导致脱磷条件变差和回磷,生产过程应进行以下预防措施:
        (1)保证转炉炼钢末期炉渣碱度足够高。
        (2)做好挡渣工作,尽量减少钢包下渣。(3)控制转炉内温度,防止末期温度过高。
        (4)加强搅拌,缩短脱磷反应所需时间。
        (5)若铁水含磷量过高,一次造渣脱磷效果不能满足要求,就要采用双渣操作,具体操作是在吹氧炼钢初渣化好后先将前期渣倒掉,然后继续吹氧加料炼钢。
        (6)若铁水含磷量并不高,但是转炉炼钢末期发现磷偏高,需要取样检验铁水中的硅含量是否低于要求,因为硅含量在0.2%以下就会影响化渣,在0.1%以下时前期渣就化不了,脱磷反应无法进行。对策是提高氧枪,优先加入氧化铁皮或者烧结矿,缩短前期渣化时间。
        2与转炉炼钢配合的脱磷措施
        2.1铁水炉外预脱磷
        转炉炼钢脱磷虽然高效,但是造渣剂和熔剂投入使用量大,炼钢时间变长,影响生产效率。铁水脱磷与炼钢脱磷相似,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将磷氧化,进入到炉渣中与磷的固定剂反应生成较稳定产物留在炉渣中。要同时加入助熔剂促进固化剂熔化成渣。铁水脱磷剂通常都是由氧化剂、固定剂和助熔剂组成,具体成分如下。
        (1)氧化剂。常用氧化剂有O2和氧化铁皮,其他的氧化剂如Fe2(SO4)3、CaSO4的氧化性较FeO强,CaCO3的氧化能力较弱。
        (2)固定剂。磷被氧化成P2O5高温下容易分解,加入CaO、Na2CO3等固定剂可固化脱磷效果。
        (3)助熔剂。CaF2和CaCl2卤化物都有助熔作用,助熔剂加入后能与渣中CaO反应生成低熔点物质。CaCl2的熔点远远低于CaCl2,助熔效果明显,脱磷效率提升,但其所产生有毒气体Cl2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
        2.2机械搅拌法
        向铁水包中加入提前配制好的脱磷剂,使用耐高温的机械搅拌装置将铁水与脱磷剂搅拌混匀,必要时可以同时向铁水中吹氧增加氧化性和搅拌力,日本某公司采用机械搅拌法进行铁水炉外脱磷处理,脱磷效率高达60%~85%。
        2.3喷吹法
        目前铁水炉外脱磷处理常见的方法是喷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惰性气体等将脱磷剂喷吹进入铁水包中,使脱磷剂与铁水充分混合,增加接触面迅速进行脱磷反应。
        3转炉炼钢技术的革新对策
        3.1优化工艺流程,实现连续性生产
        炼钢技术中工艺流程直接影响着钢铁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炼钢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也是提升炼钢产量的重要方式。在对炼钢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工艺流程施工特征进行明确,从而给炼钢技术进行改善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连续生产要求。在当前工艺流程发展中,应该从几个方向上对铁水进行处理,分别是冶炼周期、高速连铸技术、炉外钢水精炼技术等等,通过对这些技术手段的更新,实现生产线水平的连续性要求。
        3.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投入成本,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安全知识教育,对根本上减少钢铁行业施工安全风险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这就要求定期对转炉炼钢技术的相关人员定期展开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保证其安全知识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为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效帮助。因此我们更需要重视这项工作,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转炉炼钢技术在更新中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结束语
        (1)磷含量对钢铁材料性能影响很大,脱磷是转炉炼钢的主要任务之一,转炉炼钢脱磷条件应严格控制“三高一低”,发现磷含量异常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处理。
        (2)铁水炉外脱磷是配合转炉炼钢脱磷的重要方法,能显著提高脱磷效率,缩短转炉炼钢时间,提倡与转炉脱磷相互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东长,吴光亮.转炉粉尘用于转炉炼钢脱磷剂的可行性分析[J].冶金丛刊,2015(3):9-12.
        [2]潘秀兰,王艳红,梁慧智,等.国内外转炉脱磷炼钢工艺分析[J].世界钢铁,2010,10(1):22-2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