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荃生
[导读]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保证我国林区经济发展,促进林业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元素。
        鹤立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721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是保证我国林区经济发展,促进林业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元素。林政管理作为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管理工作,其在林区当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还能够为进一步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然而,在林政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林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好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探讨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社会全体要共同关注林业生态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为森林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体资源,所以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面对该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困难增加,林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有效性。新形势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林业发展遇到了全新的挑战,而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强是关键,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森林资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森林林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林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政企合作给了企业一定的责任与权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森林资源的管理应不断创新新方法,但受到企业自身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影响,林政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或许会向企业利益偏移更多。这使得管理制度中与企业对接的内容较多,而在具体管理手段上却不大完善。一方面,林业森林资源的所在地一般土地肥沃、林业区内也有居民居住,居民的农业资源依赖于林业资源发展,但在企业的作用下,农林资源产生了矛盾,反而不利于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规范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间的不平衡容易造成管理漏洞,不仅给非法占用、乱砍滥伐的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还造成农林矛盾的扩大。因此,在林政管理制度上应更加完善,不断以法律政策结合当地环境进行更新与改进,适应当地发展,更好的保障林业森林资源。
        2.管理形式单一、认识不足
        我国地大物博,与其他国家相比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森林发展体系不够完善,造成森林资源管理形式单一、认识不足。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森林资源严重缺失,人们缺乏法制意识,重经济效益、轻管理保护,忽视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以至于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并不乐观。大部分森林资源被用于政府土地开发建设中,森林资源面积与覆盖率快速减少。另外,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林政管理水平差距明显,力量单薄,森林资源质量日益降低,系统化森林管理体系的缺乏,无法保障经济管理机制建设,严重阻碍林业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监督力度与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将网络信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林业森林资源的林政管理中能够减轻林政管理压力,还能够更好地对林业森林资源进行监督与管理。但由于林业森林资源广泛,涉及面积较大,因此许多地方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中还存在不足,监控网的布局与网点无法覆盖全部内容,反而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这需要林政管理工作能够结合当地实情,针对监控网点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林业森林资源的有效发展。
        4.保护和利用的界限模糊
        我国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关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界限并没有详细的规定,以至于森林过度开发现象层出不穷,阻碍林业资源发展。林业部门森林资源管理内容之间是矛盾的,原因是森林资源本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但由于受到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森林资源被用于生产生活中,以至于森林资源管理内容混乱,这些严重阻碍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措施
        1.加强林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林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优势都以展现,林政管理作为以管理为基础的工作,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获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在林政管理外部工作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借助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来完成对区域内的全范围监控覆盖,这可以有效帮助管理人员加强对林区森林资源状态的实施观察。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及时予以发现,并完成解决对策的设计,这可以有效的提高林区资源保护效率。另外,还减少了林区情况巡查的频率,这可以有效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节约了工作时间。在林政管理内部工作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借助各类软件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其在资料储存、查找和应用方面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林政管理工作由此获得了进步与提高。
        2.建立管理机构,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林政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基层林业站。当前,我国各地基层林业站出现功能弱化现象,究其原因是专业林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林业管理没有专业技术支撑,最终回归面子工程。所以,基层林业站的建立必不可少,同时加强林业保护政策宣传力度,人们在政策宣传下逐渐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并内化成为工作动力。对于管理人员要增强专业培训力度,尤其是基层技术人员要在原有技术水平上不断提升,转变落后思想,学习现代管理新理念,才能在工作中更加认真投入,为社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3.强化林政监督内容
        森林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是“人类的好帮手”、“大自然的天然氧吧”。调查研究显示,长期以来,森林的破坏率急剧上升,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森林的保护和防护,大量砍伐树木、汲取森林资源,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面积也随之大量减少等现象。森林资源的匮乏又导致水资源的短缺,而人均用水量和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多,也导致人均淡水资源量逐年降低。为了保护森林,缓解这些环境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规划,践行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首先,林政局应该按照森林资源的特性,分类经营、加强宣传。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制定造林计划,组织开展丰富的植树造林项目,做好相关的方案策划。其次,为了提高造林项目的苗木成活率,要采用现代栽培技术,推广无性繁殖,加大植树造林规模,从而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实现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和监督,加强对现有林木的抚育和后期养护,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和监测技术,积极改造中、低林分,提高林木生长质量。
        4.提升林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升林政管理人员素质也是提高林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不影响原有工作秩序的基础上,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进修。帮助他们在思想观念、工作水平方面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之上,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以信息技术为例,其就是在当前林政管理背景下工作人员所必须要具备的技术,但很多林政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该技术,为此进一步加强对他们信息技术培养与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
        结束语
        总之,相关部门应重视林政管理工作,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并加强林政管理和监督力度,全方面立法、执法、行法,保证森林管理的实效,引导群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林政监督的内容,提高植树造林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有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83.
        [2]薛文哲,杨峰,李瑞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发展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1):94-95.
        [3]范劲松.强化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措施[J].乡村科技,2018(36):54-55.
        [4]隆丽梅.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业,2018,12(24):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