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杨会会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会会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防火设计作为建筑安全技术手段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的发展进步,建筑防火技术也开始日臻成熟,因而需全面具体地研究建筑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身份证号:34120219900815xxxx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防火设计作为建筑安全技术手段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的发展进步,建筑防火技术也开始日臻成熟,因而需全面具体地研究建筑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施建设方面,根据国家的防火规范要求,采用先进、切合实际的建筑防火技术对民用建筑进行巩固建设十分迫切,这一举措既保证了民用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加大了所住居民的安全性,同时对于提高建筑设施项目的设计和防御水平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建筑防火设计,应当基于建筑的实际需求,从多方面来进行有效的设计,以提高建筑防火设计水平,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可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来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建筑防火性能的提升。
        1民用建筑火灾发生主要特点概述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新时期物质生活发展要求,民用建筑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需要格外重视民用建筑防火性能。在当前民用建筑中,高层民用建筑较多,此类建筑设计高度正常情况下都要超出24m。民用建筑楼层较高,集聚的人口较多,安全疏散通道应用较紧张。民用建筑内部着火之后,如果缺乏防火设备隔离层防护,会促进火势增长。建筑外墙保温性材料大多选用的都是B2类材料,此类材料对火势具有助燃性。在外部风力作用下,会扩大火情影响范围。
        2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
        随着民用住宅建筑装修档次不断提升,丰富的装修材料也带来了更多的火源。室内可燃物已不仅仅是木材、棉花之类的天然材料,更多的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纤维制品、塑胶,这些材料危险性更大、更易燃。科学家进行过实验,从小小的烟头点燃沙发到火焰蔓延到整个房间,仅需要三分钟,燃烧时还伴随大量有毒气体和浓烟。住宅中的插座、插头、开关等较容易忽视,家用电器长时间通电也增加了火灾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家庭液化气、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炸气体使用不合理,且未安装气体泄漏探测仪及自动灭火系统,也是导致火灾的元凶之一。民用住宅建筑设有楼梯井、垃圾道、排气道等多种竖向管道,火灾一旦发生,火焰会沿着管道在建筑各个角落蔓延,加重火灾程度。居民建筑人口密集,楼层多,一旦发生火灾,通过步梯短时间内疏散所有人员难度极大,而借助外力消防云梯车疏散,大多地区配备的云梯高度不够,无法快速发挥作用,不利于消防工作正常开展。种种因素表明,面对火灾防大于治,只有提高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加强防火意识,在民用建筑规划设计中就加入防火设计,才能有效地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格局设计和储水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当注意建筑格局防火设计,在实施此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做好火灾预防工作。要优化建筑整体格局,重新布局建筑内部空间,应当全面勘查建筑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地势状况,以及其日常的风向,基于这些参数来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这有利于规避火灾风险,并且即使是发生了火灾,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将这一点内容考虑进去,也能有效阻挡火苗的肆意蔓延。要了解消防车的救火措施顺序,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消防分区设计,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防火方案,这能够有效规避火灾发生后火势增大,因为有了区域隔离设计,可将发生火灾的区域与未有火灾的区域相互隔离,避免火势蔓延到建筑其他区域中。要贯彻落实建筑防火措施,加强对耐热性的分析,了解建筑的防火性,作出科学的预设,以完善建筑防火系统,制定科学的火灾预警方案,以增强建筑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好储水设计工作。一旦发生火灾,水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保障充足的水量,才能为消防工作奠定基础,保障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建筑防火储水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要确定储水方式,保障建筑水压,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若是出现水压不够的状况,则需要进行一一排查,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并加以解决。
        3.2科学配置设计建筑灭火器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防火设计是重点,必须完善高层建筑的灭火设备,能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在一些小型的火灾中,居民可以使用灭火设备,减少火势,确保居民的安全。但是,前提是需要对灭火器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火灾引起的原因不同,燃烧特性存在差异,所使用的灭火设备也会不同,建筑物灭火器配置的危险等级、使用性能、扑救难度、火灾蔓延速度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经过详细计算,在建筑消防设计图中明确标注好灭火设备的型号、类型、使用的方法等。
        3.3建筑防火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
        民用建筑的大肆兴建,使得人们对其建设过程中的抗火灾风险能力也愈加看重,为了加强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善现有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据此完成新规范下的防火设计规划与空间布置,保证设计方案的安全高效性,且有据可依。同时在民用建筑设计具体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设计要求以及防火要求等,不断提升民用建筑防火性能,方便建筑内居民在发生火灾时有更多逃生的方法。
        3.4防火间距的设计
        居民住宅防火间距是指发生火灾后有效阻止火情蔓延及利于扑救而产生的建筑间的距离。民用建筑设计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还需考虑合理的防火间距设计。设计师在进行青岛银丰•山东头整村改造工程设计时,规划建筑平面间距始终坚持防火设计原则,兼顾防火性能和质量,进而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可能和火灾损失。防火间距与建筑耐火级别、高度有关。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防火间距数值,其确定的基本原则:(1)热辐射作用。在火情发生的10min内,火场温度可达到700℃左右,因此不能以最高温度考虑热辐射,要根据建筑高低、建筑材料的耐火级别等进行设计。(2)灭火作战的需要。消防车的使用类型要根据建筑物的高低来决定,对于高层建筑则要考虑云梯和曲臂的使用。(3)节约用地。在规划总面积的时候要以方便消防队扑救为前提节约用地。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应严格贯彻这些规范,确保一栋建筑着火后不会快速蔓延到其他建筑,而灭火空间要方便消防车的使用。
        结语
        防火技术进一步增强了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因而其应用不断增多,在控制火势蔓延及减少人员伤亡方面助力颇多。因此需将防火技术充分的运用到民用建筑设计中,将防火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响应,对规定不够明确或者有规定但已不再适用的防火设计方案,可考虑在现有规定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更严格的防火措施,以期优化和提升现有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由上至下将防火意识和规范落实到方方面面,以此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瑞娟.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的居住区总平面、住宅单元平面防火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颜盛.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今日消防,2019,4(11):17.
        [3]卢秀丽.建筑防火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94-195.
        [4]汪雨汇.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