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银飞1 胡凌志2
[导读] 摘要:每个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或矿产开发企业都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要保证与地质矿产勘查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1.北京市一零一地质大队  北京密云  101500
        2.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  北京密云  101500
        摘要:每个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或矿产开发企业都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要保证与地质矿产勘查之间发展的协调性。本文分析了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协调发展特点,提出只有创新勘查技术,创新勘查新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监测,才可以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力度也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决定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矿产勘查与开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必须要找出一条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人类文明的生存和进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破坏水资源
        矿产勘查和开采对周围水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主要指使干净清澈的水变成污水,使原来多水区域变成干旱缺水地区,使大量水资源浪费不尽,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地下水下降,也会使地下水井慢慢地变得干枯,最终消失不见。在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中会出现大量废物的排出,会对水资源造成再次破坏。
        1.2破坏土壤环境
        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而且堆放的面积非常大,占据了大量土地资源,长期下来对土壤造成很大的破坏和人身伤害。长时间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1.3破坏植被资源
        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对大量的植被资源影响非常大,大量的废弃物会把土地表层侵蚀,对土地表层的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废石、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随处堆积,对原生植被造成了破坏,且影响到周围的一切植物群落的生长。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使土壤植被变得越来越少,最终植被从土壤中消失不见。
        2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特点
        2.1复杂性
        从矿产勘查内容以及数据分析形式方面进行分析,复杂性是矿产勘查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特点。其中复杂性的作业特点主要表现在不同矿产资源,不同地质结构现状,地理条件、交通位置、勘查技术和开采手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也造成了矿产勘查作业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设计的难度较大,工作开展程序复杂。
        2.2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地质矿产勘查类型多,勘查和开发技术及程序多方面,因此在协调环境保护工作中,涉及的影响因素也较多,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性也较大。监管及控制工作在施行中的变性也较多,对于协调机制的设计和执行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周期长、范围广
        周期长、范围广主要表现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在开展中涉及的勘查范围大,勘查程序多,考虑矿产勘查作业中的交通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则存在较多的作业冲突现象。由于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受限于电能应用、交通现状、人力资源应用现状的影响,在实施中也面临了较大的变动性问题,最终导致在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的开展中,出现了较多的执行漏洞以及违规作业现象。
        2.4不可控因素较多
        不可控因素主要指天气因素、矿点选址因素等等。

在实际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地址条件与勘查开发设计差异性较大,因此要根据地质矿产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所制定的勘查开发方案。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3.1创新勘查技术
        勘查技术的创新,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直接措施。勘查技术的创新可集中于以下的三个方面。首先,积极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矿产勘查新技术,减少破坏性勘查行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努力提升勘查开发的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推动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次,探索总结和推广应用绿色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满足地质勘查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以浅钻代替槽探工程、以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一基多孔、环保型泥浆循环使用并回收、“洛阳铲”取样等绿色勘查技术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或降低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第三,地质资料的全面完善,为矿产资源利用、工程选址、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有效依据,进而推动生态效能的全面发挥。可同步展开了含有水质缺水区洁净地下水的勘查工程、地质公园等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利于矿区复绿,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3.2创新勘查新模式
        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勘查项目立项、设计、实施、恢复和验收全过程、各环节,充分考虑“地质、经济、技术、环境”四要素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勘查工作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编制符合相关标准的勘查设计,在勘查过程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及和谐勘查等方面要求,从勘查理念、管理、工艺、环境恢复治理等角度总结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机制。
        3.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
        在创新地质勘查工作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的同时,加快建立新时代绿色勘查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制度创新,通过规划源头管控、项目设计编审把关、项目实施监管等措施,将绿色勘查理念、要求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可恢复的范围。通过勘查项目示范,为修改完善矿产勘查技术规范、建立绿色勘查标准积累实践经验,提供技术参考依据和具体指标验证。
        3.4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监测
        在做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对已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比如矿坑和关闭矿山治理,固体废弃物清理,水资源、土壤环境和植被资源的恢复治理等。
        对因矿产勘查和矿山开采形成的矿坑进行关闭,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慢慢的改善,直到恢复原有的面貌,使生态环境、资源、土壤等各方面达到原有的样子,也就是正常合理的勘查开采环境。对因重金属或勘查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水资源重金属超标等的破坏,除了清理固体废弃物,通过土地复垦等修复治理方式外,还可通过化学中和处理或复合生态修复技术等多种技术方法进行污染治理修复。在恢复治理的同时要做好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水土样品的采集测试分析,监测矿山水土环境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变化情况,分析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防和进一步治理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地质矿产勘查发展的必然方向,所以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每个矿山勘查单位和矿山开采企业都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要保证与地质矿产勘查之间发展的协调性。只有创新勘查技术,创新勘查新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监测,才可以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佳.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9(15):264-265.
        [2]张翰奇.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9(18):205-206.
        [3]赵亮.探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4923.
        [4]王金财.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