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 71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开始逐渐注重课堂的高效化构建,通过完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是当下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高考背景下,受到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高中数学课堂的改革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通过建立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立体化建设,能够让学生既懂得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又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举一反三,保障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课堂建设;教与学
高中数学的难度正在不断加大,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开始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掌握好核心的数学知识,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提出在“教”方面,应该要加强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学生能够明确教师讲解的具体知识;在“学”方面,应该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设备,让学生不仅可以自主进行学习,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1.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习缺乏积极性
高中数学的难度相对比较大,许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不理解解答的过程,或者是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出现了严重落后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一旦学习的情绪开始下降,那么,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而下降。学习积极性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根据当前的情况来分析,许多学生都存在积极性降低的现象,导致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气氛比较低迷,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发展。
1.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中数学的教学知识比较多,每一个章节都有核心的知识点,而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并未对这些知识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仅凭借教材上的顺序来进行逐一的讲解,过程中也不没有增加一些新鲜的元素,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深,整体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最为重要的是,在面对较多知识点时,教师在内容上没有加强内容针对性的设计,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到重点,从而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出现听不懂的情况。
1.3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但是在当下的高中,并未大面积的推广新型的教育理念,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这使得课堂的教学过程十分呆板,依然是围绕着教材在进行讲解,这样的形式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氛围低迷,还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若这样的状态依然持续较长的时间,就很有可能出现更加严重的教学问题,所以创新意识的融入,在当下教学的过程中十分的重要。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的优化
2.1 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中的互动性非常的关键,如果只是单一的输出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双方达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愿意听教师的讲解。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二章函数中的《生活中的变量关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什么是生活中的变量”之类的问题,来构建双方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深入的引导,将主题回归到知识点上,展开来进行剖析讲解,这样则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2.2 加强教学方案的设计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较高,教师应该灵活设计教学方案,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来提炼出每一个章节中的重点,并且通过多次反复的强调,来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高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函数的学习占比较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知识侧重点,来提炼中其中的重点内容,如函数单调性、幂函数等,让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地了解,让通过详细剖析之后,教师再通过做题目的形式,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3 引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构建创意课堂
创新化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使得学生在课堂花费的时间完全不够,学生只能在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深入学习。通过最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构建一堂创意数学课,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整理,使得学生可以在其中收获不少知识,同时也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快速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新教育理念的方针,对高中数学教育进行创新优化,是当下的一个必要项目。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研究,提出在当下的课堂建设过程中,教与学存在有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为了能够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的建设,本文提出了采用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方案的设计、引用最新的教育技术等措施,来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乾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33):101.
[2]谢永兴.新课改下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高考,2020,(31):82+84.